襄阳市水利和湖泊局2021防汛抗旱工作总结范文
2022-05-08 20:17:36
如遇紧急情况、极端天气,该停就停,该封就封,该限就限,坚决避免人员伤亡。以下是无锡英才网范文模板栏目为大家整理的襄阳市水利和湖泊局2021防汛抗旱工作总结范文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现如今面对疫情防控、水旱灾害防御的双重压力,全市水利部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严明纪律,细化措施,坚持水旱灾害防御“两手抓、两手硬”,早准备、强应对,各类水库、堤防等水利工程运行平稳,稳定发挥减灾兴利效益,没有出现大的水毁或险情,为推进“六稳”工作,完成“六保”任务作出应有贡献。现将今年以来防汛抗旱工作总结如下: 一、汛情灾情 (一)降雨形势 今年我市气候形势总体偏差:1-4月降雨略偏多,5月偏旱,6月中旬出现旱涝急转。据气象部门统计,截止9月14日,全市平均降雨937.8mm,较多年同期多31.3%,较去年同期多103%,降雨最多的为谷城1086.7mm、最少的为宜城836.1mm。其中,全市入汛以来共发生12场大范围的强降雨过程,(入梅以前1场、梅雨期间8场、梅雨期过后3场)。 今年的梅雨期入梅时间早,持续时间长。6月8日入梅,较常年偏早9天。7月21日出梅,历时43天,较多年梅雨期长度(24天)偏长19天。梅雨期全市平均降雨443.9mm,为去年梅雨期雨量(114.3mm)的3.88倍,为历年梅雨期雨量(151.6mm)的2.93倍,梅雨期各场强降雨对全市各县市区几乎是全覆盖,有的甚至覆盖至乡镇村,大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2倍。全市梅雨期内共发生了8轮强降雨过程,暴雨中心大多数集中在襄城、樊城、襄州、枣阳、宜城一带,南漳、保康、谷城、老河口4个地区梅雨量较少。今年的梅雨期雨强大、致灾性强。典型暴雨有“6·15”、“6·27”两轮。 其中“6·15”暴雨主要特点是强度大,体现在“点”,暴雨发生在两个时段,前个时段主要集中在襄阳市区及襄州,后一个时段主要集中在枣阳,樊城区余岗站最大1小时降雨量达123.5mm,经分析重现期达300年一遇。此次暴雨强度之大,实属罕见,并刷新了襄阳有水文历史记录以来的最大值。 “6.27”暴雨特点是总量大、站次多,体现在“面”。此次降水时段均匀,暴雨中心主要集中在市区及襄州、宜城、南漳、枣阳一带。一是持续时间长,集中发生在27日13:00~28日6:00之间,前后持续17个小时;二是覆盖面广,覆盖了除老河口之外的其它8个县市区;三是过程雨量大,27日全市面平均降雨量达62.9mm;四是暴雨量级大、站次多、强度大,过程降雨超过100mm的大暴雨达56处,1小时最大雨强达73.0mm。 (二)江河水情 今年6~8月,我市江河汛情较之往年比较突出,多条河流发生了近3~11年以来较大洪水,其中受河南暴雨影响,7月23日小清河超设防0.23米,唐河埠口水涨6米,董坡站涨2米,形成近10年以来最大洪峰。 (三)蓄水情况 6月初入梅前,全市水库蓄水11.4亿立方米,较多年同期少19%、较去年同期少27%,最多时有346座水库低于死水位,其中101座水库干涸。经过入梅以来多轮降雨的补充,我市水库蓄水得到较好补充,9月初全市水库蓄水19.02亿立方米,较多年同期多53%、较去年同期多95%,最多时430座水库满蓄泄洪,其中大中型水库20座。 (四)旱涝灾情 1.旱情方面。今年开年至5月中旬夏插开始前,我市旱情相对平稳,未发生春旱。5月中旬后受高温少雨影响,旱情初显,出现轻旱。夏插开始后,气象部门6月3日起发布高温预警,连续高温天气造成土壤失墒严重,旱作物旱情抬头、部分地区缺水插秧。6月8日高峰时,襄州、襄城、枣阳、宜城、老河口、南漳20.6万亩水田缺水、24.6万亩旱地却墒、旱作物受旱50万亩。 2.洪灾方面。虽然入梅后发生11轮降雨过程,但由于提前准备、有力应对,我市仅在6月27日~28日强降雨过程中发生多地受灾,8月8日~9日、8月28日~29日两次降雨分别造成枣阳市、保康县局部较小灾情。 6月27日0时至28日7时,襄阳市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南漳县、枣阳市、宜城市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谷城县、保康县、老河口市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全市场次平均降雨60.1mm(其中200mm以上站点1个,150~200mm站点15个,100~150mm站点147个, 50~100mm站点98个),场次最大点降雨量为枣阳市徐寨站269.7mm,最大1小时降雨量为枣阳市郝店站75.5mm(27日6:00~7:00)。强降雨造成我市襄州区、襄城区、樊城区、枣阳市、宜城市5个县(市、区)41个乡镇发生洪涝灾害,据各地统计,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3010.1万元,护岸受损6处、塘坝受损634座、损坏灌溉设施609处、水闸28座、水文测站1座、机电井14眼、机电泵站38座。 8月8日8时至8月9日8时,襄阳市大部分地区中到大雨,襄州区、南漳县、谷城县、枣阳市、老河口市局部暴雨,枣阳市局地大暴雨,全市日平均降雨量15.8mm。最大点日降雨量为枣阳市小黄河站108mm。本次降雨历时短,雨量大,加之近期枣阳市遭遇连续降雨,土壤含水量饱和,降雨汇流加快,强降雨造成枣阳市七方、杨垱、太平、鹿头、刘升镇、环城办事处遭受洪涝灾害。水利设施损毁130万元,渠道水毁12处820米,渠道建筑物损坏8处,堰塘水毁 85座。 8月28日夜至8月29日凌晨,xx县遭局部强降雨袭击,造成5处渠道及灌溉设施受损,损失金额190万元。 二、今年防汛抗旱工作情况 面对先旱后涝、旱涝急转等不利条件,水利部门超前部署、落细措施,有效应对,各类水库、堤防没有出现大的水毁或险情,全市水利工程运行平稳。具体抓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突出重点抓备汛 面对不利的气候条件,水利部门坚持防大汛、抗大旱的思路,超前部署、落细措施,认真抓好各项备汛工作。 一是压实防汛责任。汛前明确了全市水库、重点水电站和重要河道堤防责任人,并分级进行公示;印发了3000多册《水库责任人履职手册》,组织3405名小型水库责任人完成了水利部在线培训,力保责任人“有名、有实、有能”。 二是动态查险除患。建立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动态开展隐患排查,通过局领导分片包保、挤出20万元专项经费聘请第三方机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暗访、抽查等方式,边查边改、边改边查,汛前发现的552处各类隐患全部完成整改或落实了应急度汛措施。 三是多方储备物资。按照“分级负责、分级储备、分级管理”的原则,备齐备全总价值5970万元的各类防汛物资,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 四是全面修编预案。对所有水库和重点水电站预案进行了修编和批复,完成了唐白河、蛮河、南河和城市超标洪水防御预案,分级组织开展预案的演练。 五是完善预警预报体系。我们组织各地对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进行排查整治,数据到报率由过去的70%提升到98%,超过水利部90%的标准,对1000余座水库的水雨情系统进行维修养护,确保准确可靠。同时我们加强水文、气象部门的联动,争取掌握防汛抗旱主动权、提前量。 (二)科学调度抗大旱 为切实做好抗旱工作,保障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安全,全市各级水利部门积极行动,密切跟踪气候变化,及时研判旱情趋势,采取多种措施,全力开展抗旱减灾工作。 一是做好旱情监测预警,提前安排部署。春节前,我局就开始密切关注蓄水和天气变化情况,3月份就蓄水形势对生产生活影响分析及有关工作形成了建议报市政府,提前发布信息,引导各级政府和群众抓好蓄水保水及干旱防御各种准备。5月下旬,市政府召集农业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对蓄水形势和农业生产进行分析,及时调整种植计划。由于提前向群众发布信息,引导群众改变种植结构,夏插夏种期间我市水稻插秧有序推进,缺水地区也结合实际调整了种植种类,夏粮生产总体平稳,水稻插秧圆满完成省政府下达的310万亩任务。 二是科学调度现有水源,发挥大型水利工程抗旱骨干作用。科学调度引丹灌区、大中型水库、骨干泵站,采取蓄引提等多种措施全力提供水源,保障夏插抗旱用水和农村安全饮水用水。引丹灌区去年汛后在停水施工前,抢抓时机为灌区水库补水近1亿立方米,3月份开闸后又累计供水3亿多立方米,全力保障灌区120万亩水稻、40万亩旱地,132万人、180万头大牲畜的用水。三道河水库抢抓前期降雨,利用灌渠引水将1座中型、3座小(一)型结瓜水库充满,自身也通过停止发电等方式将蓄水提升至5月初的7200多万立方米,为保障灌溉用水高峰打下了基础。枣阳市积极启动大岗坡(4月12日启动)、石台寺(4月15日启动)两座大型泵站,提唐白河水灌库灌堰,为灌区农作物用水、群众饮水、生态用水提供保障,已累计提水5059万立方米。5月29日,枣阳市水利局投资140余万元,在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刘桥分水口处架设临时应急泵站,向东输水31公里缓解农业生产用水,特别吴店集镇近7万人群众吃水问题,6月7日上午8时开机,先后提水1个月总量约2000余万立方米;投资88万元,在离新市镇较近的大黄河水库(中型)坝东头建临时应急水质过滤厂,通过新建泵站提水,与新市水厂管网并网,每天供水3500立方米,临时解决新市集镇3万群众饮水问题,保障新市集镇半年供水;6月2日,在清潭水库建围堰,将清潭水厂提水泵房向库内延伸12米,以保证清潭集镇2万人饮水安全。襄州区大岗坡泵站从3月下旬开始开机提水,为官沟水库充库近1500万方,保障了双沟农业示范园区抗旱用水;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王锏泵站建成后,连续三年为峪山镇水利死角地区提水灌溉,保障该地区近3000亩耕地抗旱灌溉。宜城市对荣河泵站进行电力增容升级(增设350KVA变压器),提高二级提水效率,并对取水口进行深度清淤疏浚,以应对汉江水位持续走低的困境,为长渠灌区持续供水。 三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职能作用,全力做好抗旱应急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组织职能作用,带动群众全面开展抗旱减灾工作。全市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劳力20余万人,启动机井3041眼,机动抗旱设备2.8万台套,全力开展抗旱保插秧、保饮水行动, 基层水利管理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察看旱情,指导抗旱。水管单位职工为提高灌溉用水效益,顶着烈日巡查维护灌溉设施,全天候在渠道查漏、堵冒,将“及时水”送到田间地头,保障了农业抗旱灌溉用水需求。由于唐白河水位下降严重,石台寺零级泵站取水口位置不能满足提水要求,为了解决灌区杨垱、太平两镇干旱用水问题,6月3日上午,枣阳市水利局调动两台钩机,杨垱镇组织百余名群众在石台寺零级泵站取水口位置拦河筑坝抬高水位,满足石台寺泵站为灌区提水,解决群众农业抗旱和人畜饮水吃水问题。襄州区各镇(办、区)干部群众不等不靠,投资140余万元提前购置抗旱机具设备,并开启机井580多眼,投入抗旱工作。宜城市各镇(办)积极自筹资金,采取打机井、清渠道、架设临时抽水设施等措施,共新增抗旱机井148眼、清淤渠道20Km、架设临时抽水设施3500余套,拓宽抗旱取水途径,缓解用水困难。老河口市将人畜饮水放在重要位置,加强水厂水源地保护,做好应急水源准备,无水源的地区组织车辆拉水,满足群众生活需要,保证人畜必需的饮用水。襄城区组织各责任单位、包村干部全部下到一线,了解旱情,指导救灾,协调水库堰塘放水、机井泵站提水、河流渠道输水,全区新打机井94眼,清淤渠道20Km,架设临时水泵1550台套,开启抗旱机井1056眼,最大限度减少农作物因灾造成的损失。 (三)压实责任防大汛 6月上旬入梅后,全市出现旱涝急转,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防汛形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乐成,市长郄英才多次就防汛工作批示指示。我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意见和要求,提前发出《关于做好水库和山洪灾害防御强降雨工作的紧急通知》等5份通知,安排强降雨防范工作,各地进一步加强值班值守,克服厌战、疲劳思想,做好强降雨应对工作;紧急派出8个暗访督导组赴各地核实小水库、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度;和水文、气象等部门24小时不间断在线联系,提前对所有水库、重要堤防电站的2000多位防汛责任人发送短信预警共计3000多条次;通过逐级短信通知、微信网络通知等方式,向各级、各地山洪防御和受山洪影响区域的人员发布暴雨预警信息共计10000多条次;部分水库提前预泄,降低水位,加大了抗雨能力;组织各地提前调集防汛物资,特别是水位较高的水库将防冲彩条布、木桩、铁丝、压重块等防御超标洪水物资就近储备,并保证数量足够、随用随到,满足应急抢险所需。经过全市各级全力防御,我市经受住了梅雨期以来多轮次大范围强降雨考验,未因洪涝灾害垮坝溃堤,有力的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正常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一)防汛抗旱机制体制方面 2020年5月市防指发出《襄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调整襄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人员和工作机构的通知》,明确了双指挥长、双防办主任的体制,各部门以高度的责任感,成功应对了多轮次的洪涝和干旱灾害,防汛抗旱工作应对有力。但是具体工作中,我们发现在防汛抗旱体制调整后具体执行机制中还有不够顺畅的地方需要调整完善。 (二)防汛抗旱工程方面 从近年强降雨防御、干旱抗御的具体工作中看,我市汉江及重要支流、重点中小河流、病险水库(闸)、信息化建设、水资源配置等防汛抗旱能力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新一轮补短板等建设项目,系统治理汉江干流河道,加快襄东、襄西等分蓄洪民垸建设和优化调整,加强中小河流灾害有效防御,全面开展病险水库水闸泵站除险加固及能力提升工程,不断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不断完善智慧水利体系,全面加强防汛抗旱能力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