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参展个人的工作总结汇报3篇
2022-05-09 11:20:42
展会参展个人的工作总结汇报3篇 总结报告是会议领导同志对会议召开的情况和会议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的陈述性文件。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展会个人的工作总结汇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展会个人的工作总结汇报1 紧张而忙碌的家具展览会即将结束,由于第一次参加展销会,内心颇有感触。看着周围的领导和同事个个都瘦了一圈,虽然没人叫嚷但我知道大家共同的感觉都是“累”,因为我也深有同感。每个人在尽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都在积极配合团队的工作,虽然不够尽善尽美,依旧展现出一个富有凝聚力且高效能的团队。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感觉很开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一直以来大家的努力一定会有丰硕的成果。 在此期间,我主要作为一名后勤保障人员,负责客户酒店入住及接待工作。看似容易,实则繁琐。在限度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又要坚守节约原则不浪费酒店资源。16号东莞家具展正式开始,在此之前一两天已又零散的客户来厂参观考察,刚开始两天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就提前拜访木兰酒店何经理询问一些细节,以便更合理的安排客户酒店入住问题。最初感觉整天紧张兮兮的就怕出错,渐渐的熟悉整个流程后才感觉轻松许多。但让我清楚的明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不管多么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在自己努力付出完成工作的同时,也让我更加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更好的理解尊重与支持同事的劳动成果。我认为这些是我工作过程的收获,并将受益终生。 20--年-月16号对我们来说是个不平凡的日子,一批精明能干的业务冲锋前线,我们在后方积极配合,结果晚上聚集五十多位新老经销商。公司董事工作人员及客户聚集一堂,大家开心的吃着聊着,希望今后可以合作愉快,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我们展现在客户面前的是一支精良有素且得到充分认可的团队,虽然最终结果还不能预测,我们问心无愧,因为我们做到了的自己。 现在还清楚的记得,在家具展的前一天晚上,林总召集大家开了一个很严肃的紧急会议。实际上有点类似动员大会,只不过气氛有点压抑,因为他是老大远比我们承载更大的压力。紧张的接待工作过后,即将可以看到丰收的喜悦。希望大家都可以休息几天,好好放松一下身心。 展会个人的工作总结汇报2 参展前的准备: 1、公司的宣传资料、技术样本、展品、名片和会来自我展台的客户名单表。 2、而针对会来自我展台的老客户能够准备一些小礼品,除此之外,还可另外备一些小的礼品用于送给意向比较大的客户。这些礼品能印上公司名称和LOGO,这样既能表达心意又能让客户对你有印象。 参展期间注意事项: 1、针对老客户:能坐下来聊聊,问下他对之前的供货是否满意、是否有哪些还需要提高、改善的;再问问对方接下来有什么采购的打算;最后送点小礼品,以表心意。 2、针对新客户:要主动接待客户,应尽量留下对方网络的联系方式,有MSN或SKYPE,这样方便以后联系,在与客户聊天的时候尽量了解清楚对方的公司性质(是贸易公司还是生产厂家)、主要采购的产品和基本要求。 PS1:必须要主动,不要期望客户会主动上门来找你。在展台外张望的客户能够主动上前请对方到里面参观,并互留名片。来参展的人一般都会来一两天的,如果第一天他有来你展台参观,但没有多大的意向,那么第二天当你再看到他的时候必须要请他到里面坐坐、详谈。 PS2:不要轻易放下,利用好所有你能用上的资源。记得第一天一个国外客户(那里暂称为A)来我们展台时只大致的看了一下我们的产品,而且他旁边有一个中国人(是他在中国的供应商,暂称之为B),这次还兼他的翻译。我也是第一次参展,没什么经验,不懂怎样把握住客户,等他们走了之后才想到其实这个客户就应是能够立刻订单的,但是这时候已经晚了。但是突然想到B他们的展台就在我们前面,我下午就一向注意前面的展台,呵呵,等了很久,最后看到他们回来了,等A走了,我就过去跟B聊天,从他那了解了一些关于A的信息,并得知A明天还会来展会,而且这次是B负责A的行程安排,我就请B明天再邀请A来我们展台,我们能够细谈。就是这样,这个客户第二天又来到了我们展台,并简单的下单了(十分感谢B^_^)。虽然这次有点后知后觉,但亡羊补牢,仍然为迟。此刻我正等A确认PI,期望能与A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3、及时记下客户的信息,将重要的信息写在客户的名片上。展会时光短、人多,很多时候都忙但是来的,如果你等晚上回去再来慢慢整理名片和客户的信息,那很多东西都会忘记的,而且晚上回去肯定都很累了,哪还有那么多精力,所以当时就将最要的信息写在相对应的名片上,这样回去也方便统计、也不容易搞错。 展会后的跟踪: 展会后的跟踪是相当重要的。 1、回公司后,立刻把所有名片整理归档,分为重要客户和一般客户,然后全部邮件发送公司的相关资料。 2、如果客户三天之后还没回邮件,就进行电话跟踪,务必要让对方记住自我。 展会个人的工作总结汇报3 在公司做销售这么多年,经常跟随公司参加国内各个行业举办的专业产品展示会,此刻的展览会已经不是简单好处上的展示产品、推销产品、购买商品的场所。现代展览会已经快速发展为交流和获得信息的中心。参加展览会也成为了企业整个市场拓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和宣传公司品牌展示企业实力和形象的绝好时机。 参加多次的产品展会,略有心得,期望与同事共享。 一,展前的准备:精心策划。 销售人员接到公司的参展通知时,就开始准备本次参展的前期工作。首先就是: 客户的邀请。展位确定下来后,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遍发英雄帖,邀请客户届时参观你的展位。邀请函要注明展会的名称,时光,公司的展位号,参展人员及联系方式,顺便也可附带一下最新推出的产品。邀请的时光一般在展会前一个月左右。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首先,你告诉客户你参展了,是在传递你有实力参展的信息;其次,参展商由被动的等客户变成主动请客户,效果更加明显;再者,应对面的沟通要比电话或邮件沟通要容易的多。参展时公司往往配备专业的技术工程师,应对面的沟通更能了解客户的产品需求及应用,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产品知识再学习:对于参加专业产品的展示会,参展人员必须要对自我本公司的参展的产品知识有更多的了解,以便我们在会议期间正确的引导客户。我们公司与其他公司不一样,产品领域涉及比较广泛,因此要针对此次参展的重点来学习相关的产品。比如:光电展就多学习了解陶瓷插芯及陶瓷套筒方面的知识。上海电子展多学习片容片阻方面的知识。LED展就多了解我们的LED陶瓷基座方面的知识以及他们所有的应用等。 二,展中细节:持续斗志,胆大心细。 如何会出现以上标题?参展前的各项细致的准备都是为展会做铺垫的,参展中与客户的交流至关重要。细节决定成败,在参展过程度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持续斗志:参展人员必须要注意自我在展会中的形象,站立迎宾,精神抖擞,良好的精神面貌不但体现了公司的活力和蓬勃向上的氛围,更能向客户展示自我的良好素养提升客户与我们合作的信心。 胆大心细:应对光顾展位的客户,不要胆怯,要主动打招呼,观迎进来参观。但是专业性的展会会有很多同行参展,所以对于与竞争对手的交流,要做到有所保留,但更需要互相的沟通交流,尽力从对方的言谈中,了解到行业信息。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此参展也是对同行进行全方位了解和摸底的关键时刻。 接待老客户:1,询问客户对以前使用的产品有何推荐。2,询问客户将来需要的产品及具体的数量。3,了解客户与三环后续合作的份额及规划。 接待新客户:了解对方是厂家还是经销商,主要生产产品,所需求产品的数量。因为在展会期间来访人员比较多,不会沟通很长时光。因此要留下对方详细的联系方式,若来访人员不是采购,请对方推荐并索取采购人员的联系方式,以便后续跟踪联系。 资源收集:销售人员信息渠道十分重要,因此在参展难得的机会中,建立后续行业信息来源的渠道。与媒体或客户互留产品宣传资料,索取样本。起到资源互补共享的效果。 谨防探子:展会上经常会碰到同行中的探子,他们会扮作客户来套我们的价格和我们的产品宣传资料及技术甚至客户资料,所以对此我们的参展人员要持续高度的警惕性。对于索取我们资料的人员,我们需要详细询问他的需求及他们公司状况,根据决定来分析是否后续的进一步接洽。 三,展后总结:整理资料,及时跟进。 参展结束,只能说工作只进行一半,真正起作用的是展后及时跟进。这时我们需要做到的是: 客户分类:根据展会上与客户谈判的过程及结果,将客户分为正式客户,潜在客户,无效客户。那里的正式客户是指老客户。潜在客户即指对我们的产品有明确的订购意向,只需进一步跟进,确定一些细节即可订货的客户。无效客户指仅在展会留下名片,没有进行过交流,且对方仅是收集一些资料的客户。将展会期间的客户记录进行梳理,与客户对应起来,再做进一步的沟通接洽。 联系客户:给客户发邮件,邮件中体现出参展的资料,感谢客户的关注。对重点客户要重点联系,先联系重点客户,分清主次。若参展中有与客户的合影照片,顺便发过去,做为纪念。 回复客户:邮件发出去以后,陆续会收到一些回复。对这些回复要认真阅读,掌握客户的真实的想法,针对客户的回信资料及时复信。如果客户需要就某产品的报价,那就专门为客户制作报价单。 再次跟进:如果客户对我们的产品及价格比较满意,我们就诱导他购买产品,按照公司销售程序,进行初期合作。如果我们发了邮件,客户没有反应,一个礼拜后再发一封与上次有所变化的邮件或电话询问结果。以便我们确定此客户后续合作的可能性。 公司参加专业性的行业展,不但能在同行业中秀出自我公司的产品实力,更贴近的服务于客户,也并能从相同参展的客户当中,看到自我的不足,不断完善自我。也许从某次的展会当中,不能立竿见影的见到成效,接到很多的订单。但我相信透过公司的大力宣传及推广,再加上后续开发工作的跟进,多与行业里各方面的信息融汇交流,让专业的展会真正的成为服务于我们的品牌的推广,产品的展示及公司实力的展现,因此让三环的品牌效应遍布中国,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