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二次拜读林语堂先生的作品。 在最初的《苏东坡传》中我从林先生大气幽默,并带有几分闲适的语言里充分感受到了东坡先生的“天涯何处无芳草”豁达之气。而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很困惑文风如此简单朴实的林先生要怎么样表达抗战时期苦大仇深的民众内心那般热烈的爱国之情,但当我看到以下的文字时,心里瞬间有了答案: “我可以坦诚相见,因为我与这些爱国者不同,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都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的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来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恢复平稳,她一直就是这样的。” 这段文字摘自这本书的引言部分。文字风格一如既往的简单大气——然而这是因此,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林先生的赤子之心。只言片语,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来粉饰渲染,有的只是林先生最真的爱国之情,最坚定的民族自豪感,才有了这么一段“坦诚相见”,直抒胸臆的真情实感。这似乎也在向我们暗示,爱国其实很简单。尽管身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似乎不大会有机会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式为国捐躯,我们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长篇大论酣畅淋漓地抒发高昂意气,但没有什么能够阻隔我们的爱国热情。主动关心国家社会大事是爱国,体育赛事中尽力为运动员呐喊助威是爱国,就连平时在顺手转发回复一些有关正能量的言论也是爱国!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众人不可避免把救国图存的方式限定在上战场拼搏上——然而大多数人都遗忘了思想上的救赎。鲁迅先生曾说过,国家灭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民族精神的毁灭。而林先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然而,中国人理解自己吗?他们是中国最好的讲解员吗?”两个问句就把我们问的哑口无言。如果连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习俗都不能很好的理解,何谈救国?!如果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看法仍然局限在愚昧的怪圈里,中国何谈在抗战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国际支援?!因此从点滴开始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是必要的。 这本书的第十章“甲午战争之我见”可以看做是这本书的点睛之笔。在对中国人的性格、理想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后,这一章无疑是将读者的爱国之情点燃到极点。同时,我觉得十分重要的一点是林先生向读者们传达的并非一种盲目的爱国情绪。他看到了“面对科学进步、工业革命、意识混乱的整个世界,一些现代化中国人感到无地自容,另一些却在那里夜郎自大。现代化中国开始了思考,缓慢、艰难而又痛苦的思考,有时还带着混乱的思绪,有时则闪现出庸常意识”,“中国这才第一次看到一个陌生的、新奇的文明,它与我们自己的文明截然不同,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是,中国人处在一种闭关自守的状态,他们自给自足,无论经济还是精神上都是如此。她地大物博,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并且对自己的文明和文化抱着唯我独尊的态度,这一切使她只能十分缓慢的向西方学习”——这是那个年代十分缺少的理性思考。在国家受凌辱的时刻,人们总是理所当然的将矛头一致对外,敌人的狡猾奸诈是多数人为接连的失利找到的最好的借口。可他们没有从根本上认识这一问题所在,西方文明的高速发展而中国一度的与世隔绝是中国这个曾经的大国逐渐走向没落的主要原因。然而土生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仍然用一颗虔诚的心捍卫着这片土地上所结的传统之果。虽然早在世纪初由于“义和团运动”引发的八国联军侵华,西方的思想知识已经逐步渗入,而辛亥革命更是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但对于绝对人口如此之多的中国,要使全部面貌焕然一新仍然是不现实的。在无数外国人眼里,当时的中国仍然是“愚昧”“无知”的代名词。而林先生作为站在社会顶层的知识分子对真实、客观的爱国情绪的传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即使不能在很大程度上使整个社会的民众改变对当时局势的看法,但至少可以让其他国家的人了解到中国并不是他们想象里的那般无知愚昧。 虽然林先生的书成于战争时期,但对如今仍然十分有借鉴意义。“爱国以赤子之心”是我从他身上,从《中国人》这本书里得到的启示。近期以来,各类车站爆炸案,闹市袭击案充斥着人们的视野。在对那些制造惨案的嫌疑人们报以谴责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正视自己心中的爱国情感。首先我们应以一颗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心来看待——作为中国人,我们和无数的受害者们一样身上流淌着是炎黄子孙的血,所以对他们施以援手,给予他们需要的帮助是我们应该也是必须做的。其次,很重要的一点,对于那些暴徒的所作所为,我们不能轻易饶恕但也不能用这种态度以偏概全,毕竟暴徒们所代表的仅仅是他们的恐怖组织或者他们个人的思想,我们没有必要把这些偏见附加于某些特定的人群,民族身上。而“赤子之心”更是要让我们用无所谓、无所惧的热情对待那些或大或小的纷纷扰扰——一旦我们坚定了心中的民族自豪感,没有什么能够摧毁一道由人民万众一心铸成的民族长城。 最后,引用书的结尾处的一句话:“中国在战斗,她还将继续战斗下去,她会备受战争创伤的折磨,但不会被打败。”是的,复兴中的中华民族会一如既往的奋斗,用赤子之心爱国的中华儿女会一如既往的团结友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