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七年以后,彼此依然能够心平气和地描述对方的若干优点,这样的朋友,我称他们为幸福的人。在我身边,有一些婚姻幸福的人。 幸福的人所经历的各有不同,却又如此相似。 1 小苏是一个厚嘴唇的姑娘,婚前热爱户外运动,在户外运动生涯中,不仅强健了体魄,还锻炼了慧眼识男的本领。按她的意思,户外群激情四溢,在那儿经受过男女关系的考验之后,以后生活中遇到的诱惑皆不足为患。激情得到容易失去更容易,看多了所谓浪漫而特别的爱情,小苏在恋爱的时候,人为地为未来的先生H设置了一些关卡。然而,她又并不是“作”,只是坚定地秉承自己的原则,严格控制情感升温过快,在她刻意营造的慢热中,H被动地成为攻击方,攻城需要消耗体力、脑力、财力,不知不觉,他付出了很多。结婚那一天,H落泪了,小苏也没有表现得特别感动,她对我说,其实他并不是为我而落泪,他是为这些年来,他的付出不易而落泪。 小苏身上有女性罕有的品质:克制、冷静,这样的性格也带进了婚姻。H先生在结婚前也曾偷偷嫌弃过小苏不像别的女孩,越爱越深,难以自拔,她永远行走在自己的规范内,令人又爱又恨。 在我的目力所及内,情绪才是女性的死结。我们那么容易沉迷于某种情绪而无法自拔,无论是暗恋时的“我爱你,但与你无关”,还是婚姻中的“你伤害了我,却一笑而过”,往往都是一个人的独角戏。独角戏演得久了,便会成为一种被伤害上瘾症,好像多愁善感是你的胭脂与唇红,不善于掌控情绪的硬伤,会被你娇滴滴地描绘成:没有办法,因为我是女人。 我问小苏,你的冷静是与生俱来吗? 小苏说,从小,我母亲只会满足我一个愿望,无论是去商场买玩具,还是在家里看动画片,我从来没有两个愿望被同时满足的经历。长大以后,我也会习惯性地只给自己一次满足愿望的机会。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只要得到了,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抱怨情绪的出发点,是你得到了A,又想要B。 2 思思是另外一种典范,虽然很多人其实并不怎么喜欢她。她离异后嫁了一位年长经商男,做了全职太太。女儿虽然归前夫抚养,教育方面的一切开销,却都是她出,各种培训班她更是亲力亲为地带她去参加。相较于她之前美术学院高才生的身份,我们其实觉得她很可惜甚至可悲。 何况商人重利轻别离,二女儿出生后,他们之间与其说是情感关系,不如说更像是合作关系。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她负责貌美如花兼教育好女儿。她很喜欢奢侈品,全身披挂上阵,两个女儿都是很小就开始上各种艺术培训班,我笑她这样一个娇小姐,竟然还有望女成凤的心思,她正色道,我只希望女儿们幸福。她们将来是不是学习好,是不是当科学家,我一点儿都不在意。但我希望她们美丽、爱笑、多才多艺,女孩子有这三样,基本上行走江湖无忧了。 临别,我忍不住转头,她们正面对着一幅巨大的油画,像嵌入画框的最好的风景。然而,我还是忍不住发了一条微信给她:你真的认为夫妻之间的理解与相融是没有必要? 很晚的时候,才收到她的回信。“在我看来,彼此给予空间,尊重对方的想法,就是很好的理解与相融。如果你觉得更多的陪伴、每天很多时间一起看电影、聊天,意味着理解与相融,说实话,我觉得与女儿之间的彼此陪伴远远比与丈夫之间的彼此陪伴更幸福。我从不抱怨男人,因为这是我选择的人生。” 3 还有E、F、G等,我身边那些幸福的女人们,她们与小苏、思思一样,很少在婚姻中寻求虚幻的理解与相融。她们过分地清楚,婚姻不可能满足一个人所有的梦想与追求,然而它必须是满足了我们最重要的那个梦想与追求,一旦如此,其他皆是旁枝末节。 然而,如果你认为这是混着过,无所求,又错了。每个人都是带着理想与信念出生的,没有梦想的生活,对于任何人都是牢狱,身处牢狱之中而无抱怨,那不是女人而是神仙。显而易见,无论小苏还是思思,都不是对婚姻、生活要求很低的那一类女性直男癌患者,轻易地因为一纸婚书而成为一个成年男人的妈,对他一切包容,一切理解,单方面维持着婚姻的莺歌燕舞。相反,她们对婚姻及男人是有要求的,这个要求最简单也最难,那就是你既要有能力与我一起创造理想生活,也要尊重我的独立与自由。 她们的情绪稳定,是因为她们的情绪并没有建立在男人的情绪基础上,她们的快乐也没有建立在男人的快乐基础上,甚至她们的理想都没有建立在男人的理想基础上,情绪于她们而言,是一个自成系统的稳定体系,而不是你给了多少爱,我才给你多少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