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英才网

首页 > 文库资料 > 优美短文>共一轮月 传万千情

共一轮月 传万千情

  中国是诗的故乡,而月是诗的骄子。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樵夫渔夫;不论是白首翁媪,抑或是红颜少年;从儿时“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惊喜,到游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情思,国人总能吟上几句与月有关的诗句。正所谓:天上一轮月,人间万千情。  明月传恋情  月光柔和,恋人甜蜜;月下朦胧,情人缠绵。“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便是很好的写照。  想那独守空闺的女子,也只有把月作为倾诉心曲的知音了。宋人吕本中《采桑子》有云: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如此闺怨之曲,纵然不是儿女情长,也每每要嗟叹不已了。  而一代伟人毛泽东早年在《虞美人》中这样写道: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晚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泪眼也无由。  很难相信,这位叱咤风云的巨人会有如此丰富细腻的情怀。而正是这样的情怀,使得有血有肉的领袖形象就更让人称道了。  明月寄遐思  月到中天分外明。中天的明月,曾激起了多少诗人的想象,使他们写出了与明月交相辉映的锦绣华章。  李白《把酒问月》中写道:  靑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明月之亘古不变,而古人今人流水一般一去不返,永恒之于短暂,道出人生苦短,岁月长存的真谛。  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想得更远,问得更妙。他写道: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  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一“天问”,虽则说是一个永无答案的谜,而对于这一永无答案的探求,却引起了历代人们的共鸣。  中秋佳节,良辰美景,皓月当空,举杯抒怀。人们最熟悉的,也最为传诵的当数苏东坡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问天问问人生,极尽想象。尤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后人推崇备至,无怪有人评价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明月表心曲  月即人,人藉月。王维将隐遁山林视为精神享受之最高境界。晚年隐居辋川,写的很多诗无不借月抒怀明志。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鸟鸣涧》)  诗人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空融为一体,创造出水月镜花般明净秀丽的诗句。两诗均借月烘托氛围,试想,如果没有月,则此情此景,即便不说是毛骨悚然,恐怕也会是大煞风景,意境全无了。  明月是陪伴诗人们的最好伴侣,更是他们明心志,诉衷肠的绝佳对象。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教胡马度阴山。  是借月抒豪壮之志。  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则借月表思友之心。  再者张九龄《望月抒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眷恋借月写得酣畅淋漓。  更有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下联想到国家战乱,生灵涂炭,诗人忧国忧民,牵儿挂女之情读来让人肝肠寸断。  月是有情的,更是无私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的殿堂前有月光,市井平民山野村夫的茅舍同样也有月光,只要用心欣赏,真心体悟,月下的“梨花院落,柳絮池塘”就会走入你我的心中。
    本文来源: http://m.wxycw.com/wenku/124314.html
    上一篇: 数与学
    下一篇: 侍奉你老,岁月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