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英才网

首页 > 文库资料 > 优美短文>读一本书的理由

读一本书的理由

  我觉得李方兄的《一个人的电影史》值得一读的理由如下:  一、选材好。  俗话说:不怕做不到,单怕想不到。于创作而言,这个想不到,主要指的就是选材,好的选材意味着创作成功了大半。也常听一些学者讲,提出问题的能力强过解决问题的能力,说的其实都是同一道理。  如果有人写了一本《海原大地震》,仅凭这个名字,我也会买一本来看的。  今年的诺奖得主阿列克谢,她之所以获奖,自然因素多多,但是只眼别具,选材独到,无疑是她获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老实说,我看到李方兄这部新作的名字时,眼前就一亮,好像只凭这个名字,他要写的东西,我已然看到了很多似的。  二、写法新颖别致,不拘一格。  真正读过多篇后,就会发现这部书的写法和预想的不同,它不只是局限于写所看的电影,而总是随着兴之所至,情不自禁地就荡开一笔,由影幕内而影幕外,写这些看电影的人,写这个看电影的过程与背景,写看完这个电影后的余绪与余响,写一部电影带来的不切实际的遐想和令人惊讶的狂欢。  随着作家的笔触,经由这不大的影幕,我们看到了那么深广的世界和攒动于其间的芸芸众生。  《一个人的电影史》,听起来好像是直向的单线的,读起来却感到曲径通幽和网络众多,说来和作家的这种收放自如的写法不无关系。  三、写出了一代人的重要经历和深(情)刻记忆。  现在的年轻人,一定很难理解电影之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重要和不可或缺。六、七十年代的这一茬人,除了看电影,重要的精神生活还有什么呢?就算是看电影,一个人一年到头又能痛痛快快地看上几场呢?  如果给现在的年轻人说,我们那时候跑十多里地,去外村只为了看一场动画片《大闹天宫》,怎么说才能使他们相信呢?  单位发了两张电影票,我让孩子去看,女儿不去,儿子更不去,现在谁还专门郑重其事地去看一场电影啊。  现在的年轻人要是报一个各自的观影片目,肯定是五花八门,难得一致,肯定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或者也并没有多么喜欢,仅只是看过了而已。他们寻快乐的方式多了去了。  我们不行,我们必须要看电影,只要是电影,就没有我们不喜欢的。连电影都不喜欢,那么你还想喜欢什么?而且我们呈报的电影片目也一定是近似的雷同的,李方兄的电影史,说成我的电影史,未尝不可,完全可以。  忽然就想: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看过的这些电影,究竟起过怎样的作用呢?如果我们看过的不是这样的一些电影,那么现在的我们,会是怎样的一代人?  但是,若真的要从我们的经历中拿走我们所看的这些电影,一来不可能,二来好像我们自己也舍不得,这里面牵扯系连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四、撮要采华,提炼精准。  针对每一部电影,作者都有一个“一句话剧情”提示。  一句话说清一部作品,就好像要求人一针绣出一朵大牡丹一样,真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每每听到一些记者让人用一句话说出他的感受时,我就头大,就替那受访人发愁,可让他怎么答复呀。这样的时候,即使受访者久经战阵,不卡壳不翻白眼,也往往应一时之急,难以说出什么有见地的话来。  但是李方兄在这一点上却好像人难我易,棋高一着,他的那些“一句话剧情”提示,或让人点头频频,或使人会心一笑,觉得真是道出了作品中最为核心的东西。  空说无凭,举几个例子看看:  《地雷战》:人民从战争中学会了战争,最终赢得了战争。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激情年代里年轻人的劳动与爱情。  《李双双》:小俩口闹矛盾,早上闹了晚上好。  其实像内容提要、广告词一类,最是不好写,写得好需要大功夫,比如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不过十个字,其中的六个字还重复,但就是这寥寥数字,却是在全球范围内,从二十一万条应征作品里拣选出来的。  五、资料汇集。  这些年有幸和几个学者打交道,受教良多。同时也知道资料收集之于历史研究和学术写作的重要。  李方兄的这部书,其中也包含着资料收集的成份。  比如每部作品前都有一份相关的电影海报。有电影类型:是彩色片还是黑白片啊?是宽影幕还是非宽影幕啊?哪个厂子拍的?几时拍的?编剧为谁?导演为谁?主演又是谁?都写得清清爽爽,可供查询学习。  那时候是看重彩色片的,即使照个相也要设法上色涂彩,我就曾经拿杨树叶汁把自己相片上的帽子涂成军绿色的。如今才知道少不更事,才知道原来黑白片是更高级的。一些有影响的摄影师,比如王征等,就专门拍黑白片以显示自己的艺术能力。  这里着重说说电影海报。我不清楚海报在电影中到底有着怎样的地位和作用,但深深记得小时候路过电影院时,只要抬头,就能看到凌驾于电影院上空那气势不凡的电影海报,那真是一种可怕的诱惑,想看电影吧没钱,不看吧,那海报就在那里时时刻刻地钓你的鱼呢。有一次实在难禁诱惑,我忍不住拿自己的钢笔换了一张电影票去看《刘三姐》。  常逛旧书摊,电影海报已成各路收藏家眼里的宝贝。一张六、七十年代的电影海报,还只是印刷品,只要品相不坏,就可以卖到好几千块。  也想:如若按图索骥,把李方兄这本书里的海报陆续收齐,那意味着什么?是否我会有一种坐拥报城,富甲一方的感觉?  六、寓涵丰足,促人深想。  也许和自己是一个写小说的人有关,李方兄的这部书里的一些篇目或片断,以我的眼光来看是可以写成小说的。  比如他写到每每看过战争片后,孩子们都会行动起来做一种游戏,将孩子们一一分作官、兵、捉、贼四种,官为大,端坐不动,享受兵对自己的侍奉护卫。捉就是捕快,专事擒贼,一般而言,贼都是不好捉的,一旦捉得,就免不得受兵和捉的一顿好打。  然而世事难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忽然官就不知什么原因,竟然被贼掀翻了弄败了,这时候官贼之间就得互换个身份,原是官的,改而为贼,原为贼的,变脸成官,而兵和捉并无大的变动,身份原样,职事照旧,依然勤兢侍官,奋勇拿贼。  这个有深味,是值得再创作的。  还有一部电影《春苗》,说的是赤脚医生的事,我们这一代人看到赤脚医生几个字,总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那时候一个农民,在县上培训上三五个月,就可以背上药箱行医了。  但是作者在回顾这部电影的时候,也顺带说到自己乡里的一个名医,医术高,排场大,后来在运动中被打成了另类,腿子也给打折了,由名医而沦为一个倚门乞讨的人。  这是令人唏嘘的前尘旧影,说起来也是让人有提笔写写的冲动的。  ……  关于《一个人的电影史》值得一读的理由,老实说,我这里还有一些的,限于篇幅,且说出如上几点,算是开卷之前,和读者诸君的一个粗浅交流。
    本文来源: http://m.wxycw.com/wenku/124646.html
    上一篇: 游牧笔记
    下一篇: 阳台上的小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