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个抽屉,就是打开一个小小的世界。 抽屉里的东西往往是我们生活的碎片。它们都是些经常用到的,譬如一两张名片,几块用旧的橡皮,一把不太好的剪刀。它们或整齐或散乱地躺在黑暗的抽屉里,等着我们打开、发现,然后惊喜地说:“嘿,原来它在这儿!”我打开抽屉,能看见自己生活的缩影。我拿出抽屉里的文具使用,过一段时间再放进去一些新东西。抽屉开开合合,日常生活就在这种人与抽屉的交流中度过。 我们将生活的碎片扔进抽屉,时间久了,它们就堆积起来,混乱起来,而我们也再不会理睬它们。我们逐渐忘记了抽屉底层那几张儿时的照片的样子,也忘记了昨天抽屉里放过什么。可无论我们放什么东西进去,抽屉都会忠诚而友好地接纳。无论是沾染着欢乐气息的新年贺卡,还是轻声细气、皱皱巴巴的道歉信;无论是友人从远方寄来的明信片,还是随手在街上接过的宣传单。抽屉把它们都默默地吞进肚子里,然后在我们的默许下,让它们一点点在黑暗中死亡。同样死去的还有我们的一个又一个昨天。 抽屉代表着一种珍视与遗弃的混合物。我们将最漂亮的邮票关进抽屉,同时也将过时的唱片扔进去;我们把珍视的礼物放在抽屉中央,同时却把旧作业本随手丢在礼物上方。抽屉里的事物承载着我们过往的生命,它们被锁在小小的匣子里,逐渐老化、落灰。我们就得时常把它们拿出来擦洗一番。所以,打开抽屉,一层层翻开生活碎片的堆积,我们就可以看到自己生命的轨迹。那是一条独一无二的轨迹,打造它的材料先是一个个磨损的塑料小车,再是一片片枯黄的树叶标本,又是一本本作业,与一张张照片,一封封信。层层翻开,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与消逝。也许“我”也是生活在抽屉里的一件小物件,“我”在抽屉里一点点长大,又一点点结灰。等抽屉被突然拉开,“我”迎着刺目的阳光向外看时,就看见了抽屉外的那个生动着的、鲜活着的“我”。抽屉外的我也看向抽屉里,对这记忆中的自己打招呼:“嘿,原来你在这儿。” 如果抽屉里只放一样东西,那么我会放入“味道”。味道是忽远忽近、氤氲而不明的。我想生命也是这样,我们只有在回忆中才能看清它的样子。 抽屉就是生命的居所。 【评点】 抽屉本是司空见惯的寻常之物,谁没有用过抽屉?谁没有往抽屉里放进些东西?但是,“我”却由此生发出如此丰富而深沉的感悟。抽屉里的物件,承载着“我”生命的气息,抽屉里的“我”被岁月尘封,某一天抽屉外的“我”发现抽屉内的“我”,于是惊喜地招呼:“嘿,原来你在这儿。”这样细腻的情感,有韵味的文字,自然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