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画家米勒的那幅《喂食》:一身布衣的母亲坐在木凳上,手里端着碗,给孩子们喂饭。三个小女孩乖巧地坐在门槛上,一个个仰着头,张着嘴,如嗷嗷待哺的小燕子。母亲专注而深情,如一只辛劳的母燕喂着她的孩子。孩子们可爱极了,给了母亲一张张花儿般的笑脸,正是这一张张笑脸,使贫寒生活中的母亲有了一缕欢颜。母亲脚下卧着一只猫,墙根处一只母鸡正在觅食。此时微风拂过母亲鬓角的秀发,枝头上的小鸟在风里睡着了…… 简单的一幅画,没有缤纷的色彩,也没有惊人的勾勒,却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丽,让我不得不为它驻足,不由得想起儿时的点滴。 小时候母亲也曾这样给我喂过饭,然而我却没有画中的孩子那样乖巧听话,总是惹得母亲又气又急。依然记得,自己曾在寒冷的冬夜,拒绝了母亲端来的温热的牛奶;也同样记得,自己曾无数次地拒绝母亲的问候,将她挡在门外。和大多数的母亲一样,为了了解我在学校的情况,母亲也曾偷看我的日记;为了知道我的行踪,母亲也曾像审犯人一样审问我。而我也和大多数的孩子一样,为了这些事情和母亲大吵大闹,和母亲唱反调。母亲越是想知道,我就越是不告诉她。弄得母亲又急又担心,以至于对我扬起了手,却又不舍地放下来。慢慢地,我和母亲越来越疏远。 而如今由于上学的缘故,我与母亲相聚的日子越来越少。我开始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每次回到家都有好多的话想要和母亲讲。但是现在我们之间的话似乎变得越来越少了,每次与她聊天,母亲都只是坐在一旁静静地,微笑着听我讲,还一脸的满足。一次,我终于忍不住问了母亲:“妈,你现在怎么不喜欢和我讲话了呢?”母亲怔了一下,小声地说道:“我是怕我说错了话,你又要不理我了。”母亲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般话语又轻又小,然而我却听得格外的清晰,那一刻,心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敲了一下:我做了什么? 以前,一直觉得母亲又凶又严,因为她总是干涉我的事情,总是对我大呼小叫,所以从小我就不知道“母爱如水”是一种什么感觉。而今,因为我的顶撞,却让母亲越来越沉默;因为我的任性,给母亲带来了伤害,让曾经威严的母亲,如今变得像个受了冷落的孩子。 母亲是爱我的。因为爱我,所以她想要了解我;因为爱我,所以她想要保护我。简单的一个“爱”字,却让母亲倾其心力,母亲的爱是如此的简单,如此的深沉,而我却未完全懂得。 那冬夜里的一杯牛奶,下雨时的一把伞,过生日时的一碗面,生病时的一声声抚慰,都是母亲满满的爱,深深的情。母爱如水,细腻、温柔;母爱如水,一直在我的身边,从未停息,时刻在我的生活中滋润着我,让我健康、快乐地成长。 【评点】 这篇文章如一条缓缓而流的小溪,清秀、流畅,让人见而怜之。作者由米勒的《喂食》这幅画联想到童年时代里小心翼翼喂“我”饭的母亲、叛逆期给“我”端来温热牛奶的母亲、在“我”的顶撞下越来越沉默的母亲、到后来让“我”深感愧疚的母亲,每个阶段都为我们展现出母亲对“我”的细心呵护。选取不同阶段的日常琐事连成了对母爱的回忆,谱写了一曲母爱的赞歌,可谓布局巧妙,自然流畅。文章语言优美,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显得清婉亮丽,生动形象地写出“那冬夜里的一杯牛奶,下雨时的一把伞,过生日时的一碗面,生病时的一声声抚慰,都是母亲满满的爱”,字里行间充满了真情实感,让人读后回味无穷。同时结尾处工整而准确的描述也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