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第二学期教学设计
2022-05-08 12:11:08
小学生第二学期教学设计通过试验找到答案 左边:请你们试一试,你能知道这三块区域到底是几吗? (用小圆片来摆一摆) 右边:请用小圆片来摆一摆,看看这题有什么不同。以下是无锡英才网范文模板栏目为打大家整理的小学生第二学期教学设计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小学生第二学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能够将相邻区域的小圆片的个数相加。 2.对给出的“结果数”能够分拆成两个合适的数。 3.通过摆圆片、填合适的数,感受到三角盘中三个数与三个结果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对给出的“结果数”能够分拆成两个合适的数。 教学难点: 三角盘中三个数与三个结果数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磁性黑板、三角盘、翻转片、数字卡 教学过程: 一、找规律 1. 看图找规律 师:小丁丁和小巧在做游戏,将一个三角放在中间,把小圆片分别放到三个区域中,你能从图中看出游戏的规则吗? 2. 出示一个三角板,将小圆片放到各个区域中去,教师不做解释的摆放第一张结果数卡。 3. 用磁性小圆片和数卡将书上题2摆在三角板上,然后学生得到计算三角的草图,并摆出题2,求出结果数并填入。 二、提高过程 1. 题3:只给出一个结果数,且一个区域没有摆出。 教师摆出三角板,给出题3,提问:你们能填一填吗?说出为什么这么填的理由。 5+()=11 11-5=() 2.抽象成数 师:能直接用数表示吗? 3.题4—5 教师提问:你是如何算出的,用了什么方法? 三、探究 1.题6: 摆出题6的三角板,师:你们能够用小圆片摆一摆,试一试吗? 和学生一起探讨,通过尝试解决问题。 尝试一:首先上方摆上3个,那么左下方如何摆或者右下方如何摆。 探讨:这样摆可以吗? 不可以的话是为什么?说一说理由。 尝试二:上方摆上4个,那么如何摆剩下的? 提问:这次成功了吗? 说一说为什么这次摆对了? 2.检验:4+3=7 3+5=8 5+4=9 将小圆片抽象到数,填入题目中。 四、练习册的练习 1.简单题型 将相邻的区域相加并将结果写在卡片上 2.难度增加:2个区域是空的。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如何算出来的吗? (必要时可以让学生用小圆片摆出) 3.通过试验找到答案 左边:请你们试一试,你能知道这三块区域到底是几吗? (用小圆片来摆一摆) 右边:请用小圆片来摆一摆,看看这题有什么不同? 4.找规律。 五、课堂小结 略。 小学生第二学期教学设计二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前、后基本含义。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说一说等活动,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前后的相对性。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重点: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前、后基本含义。 难点: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一、创设情境,体验前、后 1、观察课室,感受前、后 小朋友们,你看一看我们教室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 2、说一说 请同座位的两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3、听口令,摆物体 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前面,数学书放在文具盒的后面;铅笔盒不要摆在数学的前面…… 二、引导探知,体验感悟 1、看图讲故事 课件出示《龟兔赛跑》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谁能根据这幅图给大家讲故事? 2、说一说 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在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3、观察、讨论 请4个小朋友站一列,互相说一说这4个同学的位置。学生互相交流:----的后面是----,----的前面是----。 4、变换位置,加深理解 (1)请全班同学站起来向后转,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2)以前后两个小朋友为一组,互相摆一摆你们的文具,然后说一说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三、实践应用 1、队列游戏: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站成一列(前后站)。你发现了什么?围成一个圈,这样站,你又发现了什么? 2、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前、后的应用 四、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小学生第二学期教学设计三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投影仪、不同长度的铅笔若干、刻度尺。 教 学 流 程 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言语导入。 师:通过同学们,我们每天在这间教室里学习,讲台是老师的好伙伴,课桌是同学们的好伙伴,今天,这两位伙伴有话要对大家说呢?大家听吗? 录音:大家好!我是讲台,今天我想知道自己有多长,小朋友们能告诉我吗?还有我呢,我是课桌,我也想知道自己有多长,亲爱的小朋友,你们能告诉我吗? 二、新授 1、桌子有多长。 (1)估计活动。 师:小朋友们,请大家先用手比划一下讲台有多长,课桌有多长。 学生用手比一比,说一说。 (2)实际测量。 教师询问:同学们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说明课桌有多长吗? 学生回答可以用东西量。 (3)讨论交流。 让学生来说一说刚才用什么方法来说明桌子有多长。 学生们说他用不同的工具量的。 师总结:原来大家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标准也不一样,这样说起来真是麻烦。 那有没有办法使测量的结果都一致呢? 生说:可以用尺子来量。 (4)认识刻度尺,用尺子量。体会1 厘米的实际意义。 让学生拿出刻度尺,认一认。 师讲解:让学生知道刻度尺上每10个小格组成一大格,就表示1cm ,即1厘米。让学生指一指从哪到哪是1厘米。 再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的。(指甲盖、鼻孔等) 2、量一量:铅笔有多长? (1)引导示范。 师:首先我们应找到0刻度,把笔的一端对准它,看另一端对准哪个数值,再把它读出来。 让学生想想,有时候一枝铅笔不会刚好是政厘米 数,该怎么办? 应该读出较为接近的整厘米数即可。 (2)学生动手操作。 让学生展示测量的过程。 二、完成练一练。 1、第一题:先估计有多长,再量一量。 2、第二题:蚂蚁搬豆。 3、第三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三、全课总结。 今天你知道了什么 ? 板书设计: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教师及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会学生比的方法。 请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测量的工具,教师及时补充。 指导学生任意测量,再全班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