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英才网

首页 > 范文模板 > 工作计划>小学生数学教研计划

小学生数学教研计划

  小学生数学教研计划

  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下面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数学教研计划资料,提供参考,对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小学生数学教研计划

  一、年级段总目标:

  (一)、数与代数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具体目标

  1.数的认识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5)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2.数的运算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5)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常见的量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4.探索规律

  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二)、空间与图形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

  具体目标

  1.图形的认识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4)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5)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6)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7)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2.测量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3.图形与变换

  (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4.图形与位置

  (1)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三)、统计与概率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在教学中,应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应注重对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

  具体目标

  1.数据统计活动初步

  (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3)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4)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5)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

  (6)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2.不确定现象

  (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四)、实践活动

  在本学段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时,应首先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具体目标

  1. 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 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3.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本册教材总目标:

  1、引导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并能够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在学习100以内数的组成和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的基础上,掌握100以内数的写法和读法。引导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主动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测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2、在数学活动与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操作、抽象与概括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意识与估算能力。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体会加减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探索与交流中,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6、能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1角=10分,1元=10角。能够正确的数出面值较小的人民币,能够做简单的一元几角等于十几角的换算,能结合生活实际做简单的几元加减几元、几元加几角、1元几角加几角的计算。

  8、在观察和操作等活动中,培养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9、培养学生把人民币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10、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商品的价格,根据自己所有的钱数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在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11、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发散性。

  12、增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为他们能够学数学、爱数学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把所有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13、使学生能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并描述物体的位置。

  14、在探索与交流物体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灵活运用所 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15、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6、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问题。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会竖式计算的方法。

  17、借助学生生活经验,知道两部加减法试题的运算顺序。

  18、在用加减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合作,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9、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好习惯。

  20、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能够从不同的图形中把上述图形区别开来。渗透分类、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能力。

  21、借助情景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决断等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和感悟。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养学生有序地观察,有条理的思考,以及初步的推理、判断等能力,初步学会有意识地从统计角度思考问题。

  2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积累一些初步的实践活动经验,在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初步统计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三、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9课时)

  100以内数的数法 1课时

  100以内数的组成、写法和读法 2课时

  100以内数的顺序 1课时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课时

  多一些、少一些 1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2课时

  第二单元:加法和减法(一)(23课时)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口算 4课时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4课时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 4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 4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 4课时

  整理与复习 2课时

  机动 1课时

  第三单元:认识人民币(4课时)

  第四单元:实践活动(一)(1课时)

  第五单元:确定位置(1课时)

  第六单元:加法和减法(二)(18)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3课时

  解决生活中的“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

  的实际问题 3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4课时

  加减法两步计算试题 2课时

  整理与复习 2课时

  机动 1课时

  第七单元:认识图形 (6课时)

  第八单元:统计和可能性(3课时)

  第九单元:实践活动(二)(1课时)

  第十单元:总复习 (5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一”与“十”以及"十"与“百”之间的关系,建立数位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数法、写法、和读法。

  2、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比较熟练的计算;学会解答常见的加减法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以及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培养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4、掌握横看为“行”,竖看为“列”,从“行、列”两个维度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5、体验到生活中需要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并能正确口算、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退位)。

  6、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实际情境中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二)教学难点:

  1、一个一个的数,几十九后面是多少;学生口中数的数与物体的实际数量相对应。

  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及求“相差”“被减数”“减数”的实际问题。

  3、说出几元几角化为几角,或由十几角聚为几元几角的想法。在人民币的加减法计算中,需要先计算在化聚的式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想买的商品填表,能够说明需要付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这需要观察、填表、计算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

  4、根据不同的情景、不同的观察角度与顺序表述物体的位置,感受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5、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退位)及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五、教学进度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加强学生的书写整洁,要求美观大方、规范整洁,笔画清楚。用好每节课,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2、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采用多种活动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重视想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感到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待养成。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重在教方法,并在实际的练习中加以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增加练习题目的灵活性,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及时归纳总结,进行梳理。教学内容要全面到位。多进行变式练习。同时要不断将较为重要的知识加以复习巩固,掌握扎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复习中,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一般的学生要保证基本要求做一些基本形式的练习,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练习。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每天坚持早、午检时间做口算,提高计算能力。


    本文来源: http://m.wxycw.com/fanwen/22132.html
    上一篇: 汽车销售5月计划
    下一篇: 企业员工2020培训计划精选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