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就我自己说,特别亲切。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清泉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在记忆的心屏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曲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我最早的读物是被孩子们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一种比火柴盒略大的硬纸片,正面印画、背面印字,是每盒香烟的附赠物。这些印着“水浒”“三国”“七侠五义”故事的小画片,就是我最早见到的“连环画”。 开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就感到不过瘾了。 后来,我看到了几本真正的连环画。小学的一位老师爱好美术,他有几套连环画,叫我看得痴迷而动情:《七色花》引得我想入非非,《血泪仇》又叫我泪落如珠。后来,我也终于有了哥哥的朋友们送我的几册小书了:《刘胡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那时,只要手中一有书,我便忘吃忘睡。 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作文,我便常常跃居全班之冠。而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能力,在家对着一面花纹驳杂的石墙,我会呆愣上半天,构想着种种神话故事;路上遇到一个残疾人,我会黯然神伤,编辑他的悲惨身世…… 记得上小学时,有一次作文题目是《秋天来了》。老师照例援引一段范文。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时,我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于是,这次作文我得了个“甲优”,老师在文中又圈又点,接着又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这些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出了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就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自然,这些省悟和小聪明,都是课外读物的馈赠了。 升入初中,我终于开始学着“创造”了。那是在初中二年级时,我写了一篇八百字的小小说《夫妻间的小风波》,投寄到刚创办的县报,终于在一星期后刊登了出来。看着手稿变成了铅字稿,看到作文被标成了“小说”,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这也许应该算是我当学生时写的最成功的一篇“作文”。 我深深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绝不可能写出那八百字;假如没有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我也不可能写出真正打动人心的文字。是书籍——人类精神文明的“长生果”滋养了我。 (选自《叶文玲文集》,有删节) 【赏析】 这篇散文中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以及读书对自己的重大影响,抒发了自己读书的特有感受。本文的最大美点是情真意切,生动传神。在行文中,作者对自己独特体验的叙述,加上比喻等修辞手法及大量成语的运用,增强了语言表现的力度,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在结构上,从首段的点题、总起,到按时间顺序的回忆,再到文末的照应开头,使得全文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叙述严谨而周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