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英才网

首页 > 范文模板 > 工作总结>实践与活动总结通用8篇

实践与活动总结通用8篇

我们明白活动总结并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简单回顾,更是为未来的类似活动提供指导的机会,我们的活动总结将突出展示项目中的亮点和创新点,下面是为您分享的实践与活动总结通用8篇,感谢您的参阅。

实践与活动总结通用8篇

实践与活动总结篇1

一、目的

为了解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扎实有效地推进我校的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特进行此次总结介绍。

二、现状及分析

1、开设基本情况:

自20xx年9月,我校从三年级开始进行了综合活动课的教学工作,自20xx年9月开始,全校从三年级开始全面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现有兼职任课教师4人。

2、教学工作情况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两年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呈现了比较喜人的局面。各年级都比较重视这个学科的教学,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设置了任课教师,课程上了课表,而且学校领导经常过问、指导教学工作 ;各任课教师做到了有授课计划、有备课教案,活动前能做好准备工作,活动中对学生有指导,活动后有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本课程的学习活动,认真

搜集、整理各种资料,积累了大量的学习成果资料,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均有了很大的提高等。

在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交流中,一块块内容丰富、制作精美的展牌,一本本认真工整的教师备课,一册册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资料,无不展示着三来我区各校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走过的坚实步伐及取得的点滴成绩,这些都给领导和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大家以鼓舞。

3、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师资力量不足:一是队伍不够稳定,有中途换教师的;二是教师能力及精力不足,年龄大的,快退休的,怀孕的教师,学校中层领导等担任此课程的较多,这个学科活动性强,如果教师能力及精力不足的话,很难较好地组织学生开展好相关活动。

(2)日常教学不够扎实:有些学校的领导教师对这个学科的教学不够重视,能按计划、按课时正常进行教学的不是很多,一有事、有活动就耽误这个学科教学的是常事,到现在为止,部分班级这个学科就处于停课状态,根本不能按计划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

(3)活动内容不够全面:有些学校的教师只停留在教课本内容的层次上,不能很好地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活动,体现本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使活动效果不是很理想。再有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范围应包括四个方面,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现在我校还只停留在教综合实践活动与创新教育这本书上,只有个别班级涉及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其实综合实践活动可与学校的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学科教学等有机结合,除了信息技术教育我们单独开设课程外,其他三项内容都要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去。

(4)成果积累不够丰厚,价值不太高。有些教师不能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参与本课程的学习,学习形式单一,成果积累的形式也单一,多数为创作画,而且有的画画的水平也不高,这就减弱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动手实践、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三、今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1、开设好3-4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好省发课本《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内容,做到三保证三具有;

2、适当拓展活动内容,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引入该课程,研究性学习每学期每年级至少研究一个专题,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活动,劳动技术教育可与学校的劳动教育、社区的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学校也可就一项内容开展系列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成果积累;

3、进行年级、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讲评课活动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体会交流,内容可为课本内容,也可以是学校根据学校特色开展的其他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通过调研发现,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推进扎实,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我们相信,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校的共同努力,我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实践与活动总结篇2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符合其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和综合性等基本特点。

(1)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和实施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实践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

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实践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操作性学习等多种实践性学习活动,对课堂教学空间和教材加以拓展,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实践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育活动。

与各门学科课程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习活动方式不是以掌握系统化的书本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学科课程中,练习、操作,甚至实践,都难以真正超越特定的学科固有的知识体系,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科课程的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习是为了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身。

(2)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课程领域,它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考虑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立足于时代对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挑战和需要,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总的目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它针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针对于中小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他们融入整个社会生活领域的综合实践能力需要。

在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尽管新课程标准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三大领域,但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而言,其具体的活动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的具体主题是开放的,它因中小学生所处的社区背景、自然资源,以及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和问题的不同而不同。只要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只要是学生自主地提出或自主选择的活动主题,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这种在内容上的开放性特点,是其它任何课程的内容所不具备的。

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在学习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上,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课程资源、自身已有的经验,采取不同的方式。课题研究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学习方式,而调查、访问、考察、实验、制作、劳动、服务等都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基本的活动。这些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也是因人而异,因情境而异,因任务而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并不强求学生固定地采取哪种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通过这种开放的活动过程,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发展创新精神。

(3)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和该课程的开发所决定的。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是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学生参与了活动过程本身,也就在过程中获得逐步的发展,并且学生通过对过程中的体验进行反思,有利于觉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能力。如果学生游离于活动过程,那么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综合实践能力是难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在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断地建构自我的整个精神世界,发展实践能力;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生成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动态体现的过程。如果说在学科课程中某些知识与技能、情感和态度,以及价值观还可以通过告诉的方式传递给学生,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不能以“告诉”的方式来传递的,它必须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历和体验,才能不断地生成。重视实际的过程,也就是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的自我生成和建构。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发挥的独特价值。

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来看,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一种对学生发展具有价值的课程,本身就是不断生成的,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创生的课程。该课程的形成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都有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性的一面。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却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模式的机械装配过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活动方式、活动过程,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他们的现实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的主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的。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学生又从他所能接触的情境和资源中收集解决问题的资料,并自主地制定活动方案或活动计划。正是在自主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发展。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兴趣盎然的过程,学生在其中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认识不断深化,体验不断丰富,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因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动态生成和发展。

(4)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及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和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开放的活动领域或活动内容、开放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为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了条件。

(5)综合性

校本课程的开设目标及内容和形式之间应有机结合,以求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因此将学生臵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协同参与,促进各种素质的和谐发展。首先活动目标的综合,不仅有社会意识、科学精神等情感目标,也有搜集信息、处理问题等能力目标,还有各种知识性目标;其次,活动内容综合,围绕活动主题,包含社会、环境、自然、农业、科技等各种知识;再次,活动方式也是综合的。根据主题需要,采用参观、调查、讨论、设计等多种活动形式,自主探究,积极建构。

2、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整合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整合的方式是多样的。大致可采取下列几种基本方式:

(1)跨领域的综合主题,全员参与教师可引导全班学生提出并设计跨领域的综合活动主题,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该活动主题的学习。要求学生把该活动主题分解为研究性学习环节、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环节、劳动与技术实践环节,并将信息技术贯穿全过程。这种多领域的综合主题的实施,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活动方式进行合理设计,分布实施,有序展开。

3、教师的指导任务

教师有效的指导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此次校本科成建构与实践的保证。我校主要采取“教师小队”的形式构成教师指导组,即所谓的“t-t(teacher-team)”制。“t-t”制要求学校不同学科背景或课程背景的教师组建成若干个教师指导小组,以教师指导小组面对各自班级的学生。

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1)在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中小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其兴趣和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

在学生初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下,教师可提供若干有益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供学生选择。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确定活动项目、活动主题或课题。在学生初步选择或自主提出活动项目、主题或课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进行论证,以便确定合理可行的活动项目、主题或课题。

当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确定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规划和设计活动方案,也是学生发展的过程。

(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如索引、文摘、百科全书等)、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条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教师要在实施过程中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参与者的角色转换。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应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并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和交流。在总结时,要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中,我们将以此自勉。

实践与活动总结篇3

8月19日,我高一5班的四十多名同学,在班主任和班长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什会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不断改变,一些中学生为了追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不断改变,一些中学生为了追赶所谓时代的潮流,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外在形象,设置过分标新立异。于是,中学生的形象问题越发突出。在这个问题上,不同年龄的人们都持什么态度呢?对此,我们进行了一次主题为“您心目中的中学生形象”的社会调查。

调查问卷为同学自己设计,被调查者须填写性别、年龄及25道选择题。题目如“您认为影响中学生形象的因素”、“中学生是否可以染发烫发”、“中学生是否应该追求流行”等。同学共被分为5个小组,每小组持事先印好的100份问卷分别来到滨江道步行街、津汇广场、小白楼商业区等繁华地带,向行人发放调查问卷。天气十分闷热,但同学们却十分积极,不断地向过路行人说明用意,请他们填写问卷。刚开始一些同学不好意思开口,可看着别人一份份的把问卷发出去又收回来,胆子也逐渐打了起来。有些行人很热心的帮我们填写,但也有许多人不予理会,径直走开。一次次的受阻并没有打消同学们的积极性,相反,同学们越战越勇,更加积极的寻找,更加耐心的讲解和等待

实践与活动总结篇4

一、 指导思路:

以大力贯彻与落实课程改革思想,切实提高学生各方面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在活动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带领学生领略课程的新奇性与学习的迫切性,带领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目的,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等各方面的体验。

活动的题材取材于学生真实生活的社会环境,课题的选择与实施要综合考虑培养学生的能力,兼顾其他学科的融入,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入手,发挥学生活动的参与度与主动性,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

二、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通过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进一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主人。

三、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和实践操作等方式方法,在活动中,让学生发展的更多能力。

2、通过调查身边的人和事,了解家乡,增强自豪感。

3、通过清理环境卫生,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良好情感。

4、通过农事劳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劳动是光荣的,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劳动的意识。

实践与活动总结篇5

在这一学期中,我校认真贯彻县教育局教研室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根据学校实际,科学确定活动内容

1、自主化

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有效的推行,学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校长室负责课程实施的全盘领导,教导处负责活动研究、指导培训、鉴定、资料管理等活动,教导处、大队部协助活动,各年级研究组负责确定、协调活动计划,班主任及其他指导教师是具体实施者。

在计划制定方面,我们注重全员参与,自主制定。即校领导、教师、学生都参加到学校计划制定的活动中来,它经过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两个轮次。由上而下,即由学校领导、教导处将确定的我校综合实践的课程理念、目标向下传达,组织教师学习领悟,让每一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充分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本校的活动特色等;由下而上是指内容的制定全员参与,由学生到指导教师最后再汇总到主管的教导处。

2、多角度

在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时,首先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围绕书上的课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归类,上报科学的、可行的课题,最后由教导处做通盘搭配,根据各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统一的规划安排,制定计划。

3、系列化

同一个内容,不同的做法,由此体现课题的层次性与新颖性,形成一个序列,这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创新。

二、加强常规管理,促进课题深入实施

1、课时安排、落实制度

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安排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月4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4节综合实践活动分成“2+2”的形式,“2”为教师指导课,每月2节,由教师进行活动培训,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阶段总结,“2”为个人实践活动课,放在每周的周末,由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活动。

可以根据需要将2节综合活动大课与信息技术课打通,也可将其与其它学科如自然、班队、社会、科学等打通,统一安排使用这样的安排灵活性大,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在课时的落实上,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和听评课活动,保证了新的活动理念的运用,提高了每节活动课的课堂质量。

2、教师选聘、培训制度

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阳光,有了阳光,才能有教育的春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要求教师有坚实的理论、先进的理念作基础。因此,我们把教师竞聘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力求通过竞聘,择优录取优秀教师,在培训方面,本学期我们重点抓了教师指导方面的培训,多次组织教师学习有关专家的最新教育理念,并在学习后要求教师结合学习所得与教学实际,每人写出指导手记,集体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听评课制度:

本学期我们主要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具体做法是:学期初由学校教导处组织一次全面的听评课活动,对每一堂课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评价与指导,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为保证实践课的质量奠定基础。学期中不定时地对活动课进行抽查,检验活动课的质量是否有明显提高,期末根据学校指定的课题,进行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检测活动课的授课质量,评选出优质课进行推广,促使每个教师的授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还对三次听评课中不合格的教师限期充实与提高,将听评课活动扎实地落实到了实处。听评课制度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吹进了课堂,使综合实践课的课堂也充满了新课改的气息,不但敦促教师不断地改革创新,而且调动了他们上好活动课的积极性,使每一节活动课都科学扎实,保质保量。

4、阶段性总结制度:

为了不断地在活动中反思提高,我们还建立了阶段性总结制度。具体包括:

阶段性案例:活动进行一个阶段后,教师们根据活动情况及时撰写活动案例,记录活动中的收获、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今后的改进措施等,对这一阶段的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

阶段性反思: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师要根据每一阶段的活动情况,对照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经常进行反思,并形成书面报告。对典型问题校课题组要组织统一学习、讨论、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与推广。

教学实录:我们不但要求每位教师讲好优质课,而且要求他们要整理好课堂实录,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与反思,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也为今后的活动课教学留下第一手教学资料。

指导手记: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指导工作,抓好教师指导这个薄弱环节,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要有指导手记,记录个人指导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点滴收获、经验教训等,边活动边总结边提高。

5、评价制度:

本学年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纳入教科研的管理,实行动态化评价和管理,即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过程督导和评价,包括开题、活动实施、结题、课时落实、听评课等各个方面,力求通过科学的评价,全面促进活动质量,把活动的开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三、随着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教师怕上综合实践课,甚至干脆占用,上其他课。原因主要有:

(1)教师对该课程从理念上还未真正把握,感觉还是有些虚幻。没有现成的教材体系和指导体系,学习不够;

(2)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该课程实施还未匹配,该课程实施需要全方位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觉得无从着手,业务素质不够;

(3)现有的对教师评价体系仍强调学科教学质量,该课程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窘境,重视不够,付出多回报少;

(4)由于是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活动的真正开展需要相配套的物力、财力,而这方面学校有时很难提供,教师个人很少能独立解决,保障不够;

(5)学生与家长由于受社会传统教育和学校教育宣传上的影响,仍觉得考分最重要,活动开展意识不强,应该完成的任务不主动,不及时,质量不高,准备不够。

四、针对以上现状,在新学期中我校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工作:

1、转变观念,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让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要让教师站在未来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关键,教师的作用是有效的指导,要大胆地让学生去闯,失败了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收获,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态度和科学规范,体现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乐趣。

通过设立新课程论坛,举办学习沙龙,开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研讨活动,让教师深入新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发挥教师群体力量,倡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智囊团”。根据农村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2—3位教师分别指导,让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一起成长。

2、拓展外部环境,营造有利于教学的氛围。

学校将积极主动与周边单位及相关行业进行联系,探求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利氛围。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全社会人人有责,我们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另外,学校将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工作检查的重点,以此推动综合实践的改革的不断深入。

3、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办法。

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可以用考试来测定,它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而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视学生的过程而不在于结论。它是以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具体评价的操作中,我校将采用以下方法:

1、“档案袋评定”: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设计的方案、提出的问题、搜集到的资料、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以资料卡的形式存入档案袋。

2、“多元化评定”: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及时给予他们鼓励,促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的实践。

此外,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互评甚至邀请家长一同参与评价,建立这种开放式的多元评价体系,将使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真实。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新课程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实践与活动总结篇6

为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接到文件通知后,我校也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召开了年级组长会,认真安排落实,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 “绿色环保我先行,我为绿色献份爱”主题教育活动。

一、活动对象及范围:三至五年级学生

二、活动时间

20xx年3月1日—3月31日

三、活动实施步骤

1、组织发动阶段(从3月1日—3月5日)。

学校将本次活动的精神传达至全体教职工,由班主任老师传达至全体学生,并通过校园网、黑板报、手抄报、主题班会、标语等形式做好宣传发动。

老师们将主题班会的教案以及好的经验做法发至校园网“绿色环保”栏目,做好本次活动的信息报道工作。

2、活动开展阶段(从3月6日—3月25日)。

学校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利用环境教育课、社会实践活动、自主活动等时间,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指定的区域进行清拣一次性塑料袋为主的垃圾清理活动,并采取适当的形式进行集中存放。

3、评选表彰阶段(从3月26日—3月30日)。

3月下旬,将依据各班组的,对本次活动情况进行抽查验收,评选出优秀组织班级若干名,“环保小卫士”10名,并给与通报表彰和物质奖励。

四、活动安排:

原则上每个班级利用下午第三节课时间每周出去一次,必须有两名老师及一名领导带领,由级部主任统筹安排,安排好后报政教处。

存放地点:各班级自备废旧蛇皮袋,将清捡的垃圾存放于蛇皮袋,置于各自的班级。

五、活动效果

1、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其中。

各班接到通知后,迅速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投身到活动中来。

同学们有的开始整理自己的废旧书报,有的开始在街道、社区收集废纸、白色垃圾拿到了学校。

同学们还兴致盎然地比了起来,看哪个同学收集得最多!3月26日学校将各年级各班孩子们收集的白色拉圾统一进行了回收,全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整齐地堆放在了校园车房一角,,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城市环保尽力、贡献。

2、推动低碳生活,学生体验丰富。

许多同学看到班里回收回来的垃圾,不断地发出感叹说:“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可以回收的垃圾啊!把它们回收再利用,就是对保护环境做自己的一点点贡献啊!”还有的同学说:“其实举手之劳就可以推动低碳生活,我们缺少的只是行动!”大部分同学把此次活动中的感受写了下来。

3、活动助推实际,绿色环保、低碳生活走进我们的身边。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明显地感受到孩子们环保意识强了,校园里没有了乱扔垃圾的行为,弯腰捡拾垃圾的行为多了起来;没有了破坏花草的行为,主动擦拭校园栏杆、墙裙、窗台等的行为多了起来;没有了浪费水资源的行为,随手关紧水龙头的行为多了起来;大白天还开着灯的现象没了,节电意识明显强了。

绿色、环保、低碳,逐渐地走进了学生的生活。

此次活动是宣传环保、实践环保的更进一步深入,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这项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充分认识活动对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作用,今后我们会继续努力,一如既往,把此次活动的意义延伸下去,让地球母亲真正得到我们的呵护!

实践与活动总结篇7

综合实践活动做为一门课程,其教育教学方式是活泼、多样的,这主要取决于活动过程是否有意义、有趣味。所以它决不仅仅是一节课,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学会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迈向社会,积极参与调查研究、开拓视野,积累经验,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实现与自然、社会及自我的对话与联系。我谈谈这次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几个关键点。

一、活动主题确定的自主性

活动主题的确定,应该基于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关注、热爱,主题的确定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我提醒学生可以从身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事物中去思索、发现,选择的范围十分广。最后确定大主题时,我们采用提出问题——小组归纳——提出主题——集体决议的形式,再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选择子课题(小主题),研究其中的某一方面,自愿组成活动小组,开展研究。

二、活动计划制定的有序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计划的制定有助于学生全程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分工合作,逐层深入,有的放矢,张弛有度。先做什么,该怎么做,接着做什么,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特别是某些细节,需要制定更详细的计划,这就需要老师细心的指导,比如学生计划去采访某个人,师应提醒学生采访前要先把准备采访的时间,采访的问题预设好。

三、活动过程开展的灵活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是开放的,天地之间的所有空间、万物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应该是给予孩子更广阔的.空间,去社会上调查、研究,把学习的外延逐步扩散到家庭、社会及各个层面上。应大胆放手让学生真正去动手、去实践、去探究。走出课堂,脚步迈向社会去调查、记录、访问;团结协作,学会解决问题,比如制作手抄报,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排版,有的查资料,有的画图,有的写材料;动手实践,融入真切情感,比如孩子对种植蔬菜十分感兴趣,便让他们亲自动手,在种植、养育过程中触摸着小生命,记录下它们成长的轨迹,感受生命成长的点点滴滴,感动着自然与生命的奇迹。

实践与活动总结篇8

“一个个秀丽的乡村,一张张淳朴的笑容,一滴滴辛劳的汗水”,现在回想起送科技下乡时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从中公文有约整理收获颇多。湖南宁乡,这个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地方,记载着我们一路走过的身影,也记载了我们一路上的感动与自豪。

秀丽乡村的淳朴民风

坐在前往目的地的大巴上,我不时地往窗外瞭望,一路上的风景是如此地美妙,到处都是高山围绕,九转十八弯。朦胧的朝雾还没有散去,让沿途这些山清水秀的乡镇更是夹杂着一丝柔和与神秘。车子几经辗转,带着我们嘹亮的歌声停在了下乡的第一站——伟人故里花明楼。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急促,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和谐。看着那漂浮的朵朵白云,闻着那清新的阵阵稻香,听着那悦耳的声声鸟鸣,仿佛也在欢迎我们“送科技下乡”队伍的到来。

在众多热心村民的带领下,我们高举着迎风招扬的队旗,走在田间的小路上,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涌上我们的心头。每到一个农户家里,他们都会拿出自家收藏的花生或是酸枣片给我们吃,他们的淳朴与热情都深深的打动着整理我们。有个老爷爷看到汗流浃背的我们,更是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话语来鼓励我们。而且从他口中我们听出,他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有着很大的信心与希望。

依山伴水的养殖环境

随着我们拜访的村子和养殖户越来越多,渐渐的,我们对当地的养殖情况也越来越了解。他们养殖经验大都很丰富,在养殖上也有一些土方法,对于防治一些基本的疾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这里依山伴水,养殖的自然环境很好。通常走访一家养殖户,别人给我们指路的时候都会说:要从这里左拐,那里右转,还要过了哪个山沟等。而且,走完一家去另一家的时候,又要沿原路退回才能有去其他养殖场的路。虽然这样交通并不便利,但确能够有效的控制流行疾病的传播。

在东湖塘镇一养殖场,我们远远的就看见高耸的樟树,绿绿葱葱;细小的小河,清澈见底。如果不是看到一排排整齐的猪舍,还真不会相信生活在这么优美的环境下生活的会是那些小白猪。有时候我也暗暗寻思,对于那种难于防治的传染病,像前年的高热病,用这种天然屏障来防止疾病的传播也不失为一种良策。

引领航向的科学技术

在养殖场的走访中,我们刻意调查了这些年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效。养殖户的文化水平,养殖公文有约整理的品种结构,养殖保健技术及防疫措施等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与提高。特别是今年年初在宁乡举办的金猪运动会和养猪业发展高峰,既提高了农户养猪的信心,更让大家注意到了科学技术在养殖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有的养殖户还特意花专业技术人员来管理养殖场,在流沙河镇我们就碰到了我校的一名师兄,多年前受聘来到了当地的养殖场。我们还了解到当地的畜牧局多次从外地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也加大了对基层兽医工作者的培训。像这整理样一些措施,在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我们也相信,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来源: http://m.wxycw.com/fanwen/181655.html
    上一篇: 申报职称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6篇
    下一篇: 幼儿园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