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苏州,正是清晨。徜徉在古城的街巷中,大石板的路面、清悠的水道、细密的杨柳,时光仿佛在此停驻,唯有静静流淌的河水和偶尔升起的袅袅炊烟,在向人们诉说着它的过去和现在。 正沉浸在这满城的玲珑风雅中时,忽闻得一阵食香。细辨下,肉香、葱香、油香、麦香、芝麻香兼而有之,既熟悉、又诱惑,正是我极喜欢的小吃——生煎。循香而去,于前方三四十米处发现了一家小吃店。香味,真是由此处飘散开来的。 那店,两间两进的模样,再打量一下店内的陈设和工作人员,无一不让人感受到上世纪80年代国营饮食店的气息。店虽不大,生意却异常火爆。除了店堂内座无虚席外,外卖打包的也不少。从点餐时的老练度来看,以熟客居多。买好票后,我也欣然加入到队列之中。 如同其他的名小吃一样,生煎的制作场面是相当感人的。因此,即便排着长队,只要能透过玻璃窗欣赏到操作间内的风景,顾客的脸上便绝无半丝的不耐烦。 只见一位师傅从缸里抓出发好的面团,先在案台上揉成长条,再一个个揪成小剂子,用面杖擀成圆皮。另外负责加馅的师傅,动作麻利,一筷一馅,填好后熟练地抛给旁边包制的师傅们。师傅们一边说笑着,一边忙着细细地打折,而后将包好的生煎一个挨一个,整齐地列进平底锅内。 最忙碌的要数那位煎包子的师傅。两只炉子,一旺一文,三只直径近一米的平底锅,轮番上阵。师傅神情沉着,一手捏着如橄榄球手套般的隔热物,不停地转动倾斜着的平底锅,锅下灶火正旺,呼呼作响。期间,师傅还数次揭开锅盖,用水壶均匀地洒上一些凉水,继而盖上锅盖,继续转动。 约七八分钟后,生煎的火上作业基本完成。师傅将锅子移到旁边的平台上,迅速揭开木盖,撒上葱花,并点以些许芝麻,盖上盖最后焖上两分钟,俟火候一到,马上起锅。刚出锅的生煎是最诱人的,一个个圆鼓鼓、胖乎乎,形态饱满,雪白的馒顶还点缀了几星葱花和芝麻,看着就让人心动。 用筷夹起一个,先于皮薄处咬开一口子,鲜浓热烫的汤汁便夺路而出,肆意地在唇齿间飞溅。细细品来,香味十足、肥厚浓郁,虽带着那么一丝丝的甜,味却绝不腻。接着,再运用口腔全部肌肉对肉馅、皮子、芝麻、青葱,半咬半吮地进行一次粉碎性搅拌,只觉肉馅细腻,皮子松软,加上满嘴芝麻和葱花的浓香,享受极了。 最后送入口中的底板更是整个生煎的精华,焦香的气味,酥而不糊的口感,伴着吃生煎特有的“咔嚓”响声,越嚼越香,让五官全面回味了一把。若是再搭配一碗鲜润清爽的绉纱馄饨,草根的美好生活,便于此时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