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英才网

首页 > 文库资料 > 优美短文>一梦繁华临安里

一梦繁华临安里

  从一座城曾经的富庶,读一段历史的繁华虚像。  在伏尔泰之前,“历史”一词的涵义,指的只是帝王将相的治政和军功。无论是希罗多德《历史》,还是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抑或是恺撒的《高卢战记》,莫不如此。“似乎世界只是为几个君王而存在,其余的全都被略而不提。历史学家就像他们所谈到的某些暴君,把人类作为献给一个人的祭品了”,启蒙运动的大师在《风俗论》中如此尖锐的批评道。正是伏尔泰本人,改变了历史学的视野和写作方式,第一次让人们在“历史”中读到了某个时代人民的日常生活,读到了他们的衣食住行,读到了风俗与雅趣,也读到了稗史与逸闻。  法兰西史学的这一伟大传统经由年鉴学派史家的光大传承,也深刻影响到了其汉学研究领域,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生于1921年的法兰西学院院士谢和耐(Jacques Gernet)。谢氏以《中国社会史》一书扬名于国际汉学界。而完成于1959年的《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则是对其研究志趣和写作风格的一次完美诠释。  作者选择“蒙元入侵前夜”,即公元1227年至1279年这段时间的杭州城为描写对象,参引了诸如《梦梁录》、《武林旧事》、《癸辛杂识》以及《马可波罗游记》等众多史料文献,全景式地展现了这个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富庶的大都会的生活面貌。举凡城市建设、社会阶层、公共事务、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娱乐、文学艺术等等,无不有细致入微的描写。其研究之精透、文笔之娴达,使人在畅读历史之余,更频添了许多闲情逸兴的享受。  这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杭州,这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杭州。尽管北方蛮族仍在饮马江淮、随时准备“提兵百万西湖上”;尽管国库已连年空虚,不得不靠货币超量发行以维持经济运转;尽管商业税、专卖税等间接税种的开征使得农村日益凋零、农民日趋贫困;但这些似乎并没有影响到杭州城内悠哉闲哉的豪奢生活:  至1270年,杭州的人口已逾百万有余,城区面积超过100平方英里,是毋庸置疑的世界最大都市。由于房屋鳞次栉比,火灾隐患不断,这里成立了世界最早的城市消防队,并拥有庞大的市政工程建设机构,管理着疏浚河道、整修道路、修葺建筑等一系列工作。  由于有了河流、湖泊、纵横交错的石路以及穿越大小城镇的运河,杭州城的生活用品不虞匮乏:木材来自浙江下游,蔬菜来自东郊的农田,稻米一部分由江淮平原自运河而来、另一部分则由广东经海路运来,饮用水源则来自西湖。每天有数百头猪被宰杀,并由位于御街旁的几十家肉铺售卖给居民。咸鱼是重要的食物,在城内外约有近200家专卖的店铺。此外还有鲜鱼市、蟹市、布市、花市、橄榄市、橘子市、梨子市、珠石市、药市、书市等专门集市,城外还有大约15个日常消费品的批发市场。丰富的商品满足了杭州人在生活品位上高雅精致的追求:城中心有专门售卖奢侈品的店家,销售来自中国各地和南洋、印度、中东以及欧洲的商品。其中有香水、睫毛膏、假发等化妆品,也有葡萄酒、浴巾、蚊香、飞镖、钓具、猫食等珍奇物件。  马可波罗赞叹道:“行在之大,举世无匹。”多层建筑普遍出现,在显贵之家的屋顶上,飞檐是最常见的造型。房屋装修成为流行时尚,来自热带国家的沉香木和檀木被用于梁柱,地面上开始铺设釉砖,私家花园内种满奇花异草,茉莉、素馨、剑兰、朱槿、玉桂等最为常见,在自家开凿的水池中,堆砌着各种造型的石山。  当然还有饮食:在关于当时杭州的记载中,包含有数百种菜肴的名称。胡椒、姜蒜、酱油、盐、茴香、食用油等已被广泛使用。《武林旧事》中提到过一次盛大的宴会:其中的41道菜是用鲜鱼、虾、蜗牛、猪肉、鹅、鸭、羊肉、鸽子烹调而成,另有42道蜜饯和水果、20道蔬菜、9道粥品、29道干鱼、17种饮料、19种糕饼以及59种点心。《梦粱录》中则记载了一些名闻遐迩的美食:皂儿水、甘豆汤、蜜枣儿、光家羹、水果子、宫前熟肉、五嫂鱼羹、职家羊饭、酒烧香螺、莲子头羹、大刀烧肉、五味酪鹅……此外,还有种类繁多的专供茶食的点心。在满街的食肆中,约有不少于54种不同风味的酒类供应,茶则是另一种日常消费的饮料,每碗只需一文钱。  饱食宽坐之后,便是多姿多彩的娱乐。西湖周边是消磨闲暇时光的最佳去处,魔术师、音乐家和说书人开始在街头表演,还有许多从事“百戏踢弄”的杂技艺人。话本、小说和戏剧作品纷纷问世,中国文学加添了新的形式。文人们组织诗社,定期雅集。民间则有各种会社,每逢节庆,总有丰富的活动吸引四方观众。官办的教坊设有13个部门,以供市民学习杂剧和音乐。室内娱乐则有象棋、麻将、骨牌、双陆棋、投壶以及类似于扑克的“翻红”。  专门的社会服务机构已然成型,被称为“四司六局”,以满足市民的各种服务类需求。营业的澡堂达到惊人的3000多家。自然也少不了烟花柳巷的繁荣:上等妓女有自己的宅邸,只接待达官显贵或太学生;而更多的则是流连于城内数以千计的茶肆、酒楼和勾栏。  比之《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东京汴梁的盛世图景,“入侵前夜”的杭州已经不遑多让,且已透出了中国的近代曙光。不过谢和耐也在书中深刻地指出:这些繁华景象也只是虚像而已。人口过剩导致了商业活动不自然地过度增长,也导致了奢侈品贸易的畸形发展,而这一切都抑制了基本消费品的生产。在欧洲,商人阶级形成了自己的实体,城市获得了自主权,市民机构开始出现,再加上资产阶级的兴起,凡此种种都对西方世界的未来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在中国,尽管有了如此规模巨大的发展,但除去商人赚足了钱以外,却什么都没有发生。这样,一种中国社会生活的传统形式,同时也是后来使其变得落后的主要原因,便得以永远固定下来了。“这座大厦已十分脆弱,只要蛮族用力推上一把,就会倒塌下来。”  中华文明的各个因子都是“造极于赵宋”的,而这样灿烂的文明在不久之后将再次亡于快马弯刀。文明的“瓜熟”与“蒂落”在历史上同时出现,“将五十年兴亡看饱”,留给后人许多怅惘的遐思。
    本文来源: http://m.wxycw.com/wenku/124541.html
    上一篇: 雨水去过一切地方
    下一篇: 《鬼谷子》:纵横学派的奠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