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子孙承欢膝下,是每位老人的期盼,但为何他们却仍是忧伤和落寞?初来乍到这个陌生城市,他们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 去年,因为我产后上班没人带女儿,老妈扔下年迈的姥姥、还未退休的父亲,从老家徐州来到了北京。 但是很快,我发现妈妈更在意的,不是我们而是她自己。因为刚到北京第一天,晚上出去吃饭,遇见对面住的阿姨,老妈马上跟人家打招呼:“您老家哪儿?也是跟孩子一起住吗?”对方说自己是北京人,子女在上海,现在和老伴儿单独住。看得出来,老妈来北京急于找个“同病相怜”的朋友。而且很快,她就有好几个朋友了。 朋友的事儿比天大。妈妈茶余饭后,说的都是她朋友的事儿。“住咱们楼上的老太太,看着特朴素吧!可你知道吗?她有6套房!啧啧,这得多有钱哪……”见我“噢”了一声,老妈继续:“房子多有什么用哦!老伴儿去世了,两个儿子都在国外……”说完长叹一口气。“嗯、嗯。”我一边敷衍一边放下碗筷,借口工作还没忙完就钻进卧室了。 第二天早餐桌上,老妈又开始了:“你知道隔壁单元的王阿姨吗?她也是江苏人,老公东北的,儿子在石家庄,女儿在北京。你说她这日子过的……” 赶着上班,我打断她:“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不也去过好几个城市吗?” 老妈却没打算停下,继续说:“她儿子比你还大,到现在还没结婚。你单位要有合适的姑娘,给做个媒吧!”我没回话,匆忙出门上班去了。 刚上公汽,老妈的短信来了:“我都答应了王阿姨,你就帮我问问吧!”我回了两个字:“好吧。”但这事儿,我根本就没法帮。 像这样每天饭桌上的絮叨,老妈已经持续一年多了,每天都要说一个邻居家的故事。反正每个邻居都不容易,都值得她相助。对于我产后重返职场的工作压力,以及打拼的种种艰辛,她从来不提。对于她的絮叨,我越听越烦。她哪里知道,我该操心的是:早教班一年要两万,孩子该不该上?房子又要续签合同了,万一房东涨价我们怎么办? 某天我下班回家,邻居周阿姨问:“你先生最近在找工作吧?我儿子在大公司,我让他帮忙留意啊!”这种家事,老妈竟然也跟外人说。回到家,我就质问她:“你女儿、女婿在北京漂了10多年了,一直相信一切靠自己。你跟一个邻居说这事犯得着吗?”我气不打一处来,老公失业,我自己也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但家事归家事,我不想任何人看到我们脆弱的一面。 “周阿姨又不是坏人……”老妈说。我打断她:“人心隔肚皮,背后不知怎么说我们呢!以后你少和陌生人抖家底儿!雾霾这么严重,也别老带孩子出去了!” 从那以后的饭桌上,老妈都很安静,吃完饭就进屋了。耳边没了她的那些家长里短的糟心事,我觉得前所未有的放松。过了一段时间,老公终于找到了新工作,而我的工作也渐渐上手,孩子也健健康康的。每到周末,我就自己带孩子让老妈出去溜达。这样波澜不惊的日子,不是很好吗? 直到某天,在小区遇见周阿姨,她问我:“你妈最近怎么很少出来了?回老家了还是身体不好呢?怪想她的。”这话把我问住了。回到家,见老妈站在客厅的窗户前发呆。 她瘦了,新增了很多白发,看起来那么孤独。我突然觉得无比愧疚、自责,不远千里来到北京给我照顾孩子的老妈,我很少回报,却总在苛求,还极力阻止她见邻居朋友、叨叨邻居八卦的兴趣。 这样想着,我默默走过去,做了30多年来从未做过的事儿,从背后紧紧搂住妈妈,“谢谢妈!对不起,妈!”话刚说完,泪水簌簌而落。妈妈没有回头,哽咽着说:“不用谢!妈做得不够,还要努力!” 其实,老妈要的不多。那些在我看来无用的唠叨,其实都是她做好自己、成全我们这个小家的努力。为了把宝宝带得更好,她努力向其他人咨询幼儿知识;为了摆脱背井离乡来到陌生城市的孤独和畏惧,她一直努力为自己找朋友;为了让越来越不愿说话的母女有话可说,她努力从电视或邻居身上寻找新鲜话题……而一直以来,我都对这些努力视而不见,甚至满怀责备。 从现在开始,我知道,我要努力跟上妈妈的步伐,更要努力地回报和感恩。这样妈妈老去的脚步,才会走得更慢一些,这样她的“北漂”生活,也才会真正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