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英才网

首页 > 文库资料 > 优美短文>客枕依然半夜钟

客枕依然半夜钟

  1200年前,唐人张继写下了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字懿孙,排行二十,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十二年(753年)进士,曾佐戎幕,又为盐铁判官。相传第一次赴京落榜,或官场失意,曾夜泊姑苏城外的枫桥,时值深秋,寒光漫天,霜华满地,月落西山,只有江岸的几株枫树与一叶孤舟的渔火相伴,又听乌鸦悲鸣,更添旅愁,难以入眠。听到寒山寺钟声悠然传来,作者寄旅他乡的烦恼也随之消散。作品通过视觉、听觉,创造从“生愁”到“消愁”的意境,令人耐读。  寒山寺,我一直以为是建在苏州城外一座叫寒山上的。1990年秋,我随旅游团来苏州参观之后,听导游解说才知是错的。姚广孝《寒山寺重兴记》载:“有寒山子者,……来此缚茆以居。希迁阐师于此创建伽蓝,遂额曰:‘寒山寺’。”因此,寒山子便称为寺院的祖师,世代供奉。  天水的杜先生写:“名诗传张继,金钟响寒山”,张继以诗传名,寒山寺以千百年来的钟声而不朽。  1997年秋天,单位组织去苏州游览,我是冲着亲听寒山寺钟声去的。  我们穿过枫桥古镇悠长的石板路,呈现在眼前的是掩映在葱茏的古木之中的千年古刹。魏碑体深色的“寒山寺”印在山门的黄色照墙上,寺院显得宽大、古朴、庄严。古运河在山门前静静流淌,寺门外的枫桥与江村桥遥遥相望,一派江南水乡兼园林的风格。  林导游给我们介绍了寒山寺的兴废史。《吴郡志》记载,寒山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贞观初年,寒山子在此主持。南宋建炎年间,南北纷争,溃军肆意践踏,墙倒屋塌,后经法迁长老人苦心经营,寺院气势胜于昔日。元末,又毁于兵灾。明初,僧人深谷昶公继续修葺。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兴起,清兵溃退时火焚寺舍,清末巡抚陈夔龙等先后主持修复。“文革”期间,寺院又成为关押老干部与文艺工作者的地方。多少年来,寒山寺的钟声时断时续,唯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项宗教政策逐步落实,寒山寺才又重现生机,游客才又听到金钟长鸣。  聆听寒山寺的钟声,是多么不容易啊!  “当当当——”,凝重的钟声,一声接一声从钟房传出,向上空散去……  听到钟声,我听到张继的诗韵!  我们问:“春节的钟敲108下是什么意思?”导游回答我们:“佛教认为,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人的一生有108种烦恼,听了108声,可以消除所有的烦恼。唐时鉴真和尚把中国的这种习俗带去,因而日本民间也盛行这种习俗。  30年来,已有5万余日本朋友来听寒山寺的钟声。  今年5月22日至25日,笔者在苏州参加笔会,会后,我们60多位文艺工作者游览寒山寺。  这次,我的目标是撞钟。  进山门之后,相继游了大雄宝殿、寒拾殿、碑廊、钟房。王导游回答我们说:“春节的108声是这样撞的:当23时42分10秒时,在钟楼二层,僧人撞响第一记,后每隔10秒撞一下,听众静听默记。当撞到最后三记,全场齐喊:106、107、108,值子夜零时,随即礼炮齐鸣,礼花飞天,一片欢呼:庆祝新一年的开始。”  我决心去体验撞钟的愉快。我与浙江作家倪一鸣先生同买了五元门券,鱼贯走入钟楼。这是一座六角翘檐的两层房楼,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江苏巡抚陈夔龙主持兴建的,并仿旧制造一口大铁钟,高1.2米,直径1.2米,厚6厘米,重2吨,说是熔进青铜,所以特别响亮。我俩从狭仄(只容两人相向擦过)的楼梯上去,恨不得一睹世界著名的黄钟大吕的风采。  靠窗处,在钟边,平胸悬挂一段约一米长的木杵,杵绳有红布裹着。待前者余音传完之隙,我庄重地摩挲一下大钟,从微微的凉意中,从轻轻的震颤中,一颗灵魂得到了浓浓的慰藉。  倪先生撞完三下之后,我将数码相机递给他,请他为我拍照,我双手合十,放在胸前,许了一个心愿:“祝71岁的徐世槐健康长寿!”  然后,我用颤抖的双手,推掷木杵,虔诚地撞响第一下,我来不及听音,只顾掂估时间,约10秒,再撞第二声,再隔10秒,用力撞响第三声之后,这才听清浑厚的钟声,充盈钟楼,传向梵宇,散向四面八方……  我俩相视着笑了,满足地下楼。  如今,远离寒山寺,但袅袅的钟声依旧在耳畔萦绕,正如陆游写的“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一样。
    本文来源: http://m.wxycw.com/wenku/125307.html
    上一篇: 一条大河拴住的小城
    下一篇: 葱郁千年九龙松